来魔都旅行,不一定非要去人头攒动的外滩、豫园、南京东路、陆家嘴、迪士尼等,其实上海风情更多的是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就比如我今天要走的这一段——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简称“衡复风貌区”),初创于20世纪初,历经百年历史烟云延续至今,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颗明珠。 衡复风貌区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其中徐汇区域4.3平方公里,有幢优秀历史建筑,幢保留历史建筑,幢一般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包罗万象、博采众长,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不同时期的各种风格,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 走在合抱成荫的法国梧桐树下,郁郁葱葱,微风吹拂着面庞,看着路边淡黄色拉毛水泥外墙, 地上带有武康大楼图案的艺术井盖,细节之美值得游客用心去体会。比如涵盖拉毛、压毛、水磨石等多种墙面工艺的淡黄色水泥外墙,不仅契合建筑的风格,而且还可以降噪,保证街区和住宅的安静!而全长约m的高安路人行道,有36个带有“武康大楼”图案的艺术井盖。 武康大楼 位于淮海中路-号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又称东美特公寓,始建于年,占地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楼高八层,总高30余米。 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将店面橱窗向内收缩,留出人行道空间,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过这里,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等。 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武康路号甲) 从武康大楼步行几分钟,就来到了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这里正在举办“红色声音,百年传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音画展。 展览以黑胶唱片、磁带、CD及其他音乐资料为载体,结合众多革命歌曲、时代歌曲,追忆建党百年来的峥嵘岁月,讴歌党领导下的盛世繁荣和国泰民安。 作为一名党员,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多的珍贵黑胶唱片, 用这样的一种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非常震撼。 武康庭 武康庭位于武康路-号,地处于前法租界保留的最完好的精华区域。庭内随处可见的西班牙小尖顶和法式红砖老宅都是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保护建筑,有曾为民国时期外交官的宅邸的,也有为原上海仪表局办公楼的,还有为原涉外星级宾馆的。 攀爬在墙沿的常春藤,露天各处摆放的融合了各自餐饮风格的桌椅,以及与环境完美结合的雕塑艺术。万国文化,千种风情,一览无余。平添了一抹优雅与惬意的生活情调。 WAC巧合生活 走累后,找一家街边小店,点一杯咖啡,坐下来发一发呆。这是在衡复风貌区游玩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华山路淮海路交叉路口洋房内,发现了一家咖啡馆——WAC巧合生活,WAC是店名“whatacoincidence”的缩写, 这家店的设计风格为简约工业风,以灰色为主色调。 最神奇的是玻璃墙外的樟树,很多客人都会在这拍照打卡,室外区的大片绿植为总体现代感的空间增添了自然气息。 小红楼 衡山路遮天蔽日的梧桐树下,有一幢红砖红瓦,间以白色立柱三层法式小洋楼,在沪上被称为“小红楼”,她是东方百代唱片公司亚太地区总部,也是中国唱片业的诞生地。 建于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属荷兰式建筑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 国歌作曲者聂耳在年4月1日加盟百代,任音乐部副主任。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在这里诞生。一代又一代中国音乐家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从《小兔子乖乖》到《大路歌》、从《渔光曲》到《天涯歌女》、从《夜来香》到《玫瑰、玫瑰,我爱你》、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到交响序曲《红旗颂》, 这些华人音乐经典,都在这里完成唱片的录音、制作和发行。 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