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611/9052601.html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报道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共同培养军事人才,第一次是年在广州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第二次就是年在衡阳共同创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二十世纪初叶,世界斗争风起云涌,革命形势复杂多变,中华民族陷入全面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衡岳大地点燃了革命火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用鲜血、汗水、泪水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展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近日,记者来到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寻访南岳当年的历史风云与记忆。 “南岳衡山是一座抗战名山,但很多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人们淡忘了。”中共南岳区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曾瀛洲告诉记者,作为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他有责任和义务将先烈们为建设新中国做出的贡献传承给下一代。 “抗战之初,日军以强大攻势侵入,我方游击战受到限制。但是,在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战线不断延长,兵力分散不足,无暇顾及后方的大片区域,这正适合我方开展游击战。”曾瀛洲年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去挖掘尘封的南岳抗战历史,将南岳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 年底,国共两党就合作抗日问题在武汉达成协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议。蒋介石在正面战场屡遭挫失的局势下,当即接受了这一建议。 “我的父亲曾汉藩是南岳游干班第一期第七队的学员,当年就是在衡山脚下走上抗日之路。”曾瀛洲说,年,在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11月25日,蒋介石在南岳召开第一次军事会议,当即确定在南岳开办这一训练班。中共中央随即派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等一批中共教官及部分工作人员参加游干班的筹建和教学工作。 年2月15日,南岳游干班宣告成立,全称是“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由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任主任,叶剑英任副主任。 “我的父亲在我出生的前一天成为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一名普通学员。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他随50多名游干班学员奔赴到当时的第三战区江西,加入到抗日的敌后游击战场。”在曾瀛洲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 游干班原本选址在长沙,但是长沙因为文夕大火而难以承办。后来拟定选址在衡阳,又因衡阳是交通枢纽,日机轰炸厉害而存在风险。最后几经抉择定在衡阳南岳镇开办,游干班本部则设在南岳的圣经学校。 南岳游干班的学员来源有四个方面:各战区部队选送的校级和尉级军官,各省政府、县政府以及各级国民党党部选送的党政人员,三民主义青年团部保送的人员,从衡山、衡阳、曲江、桂林、吉安等地直接招考的部分高中毕业生。 学员的军衔大部分为少校,一部分为上校、中校、上尉。其中,第一期学员主要是各战区部队的军官,大部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一部分为军校高级研究班、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以及其他地方军校的毕业生。 在谈到南岳游干班学员学习的过程中时,曾瀛洲的一个“不吃群众一颗桔”小故事,正好反映了该班当时的纪律严明。“当时,中共代表团的驻地设在南岳古镇西街口外一栋叫做‘桔盈圃’的庄园内。庄园前面是一片水潭,园内桔树成荫。”曾瀛洲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党代表团驻地里栽满了桔子树,树上掉了桔子,我们捡起来交还给管园子的老乡,不吃群众一颗桔,附近鱼塘养了不少鱼,我党的同志也从不钓一条鱼吃。” 南岳游干班学制为三个月,学习期一过,学员们便立刻要奔赴前线作战。国共两党合办南岳游干班的前三期,共培养了余名游击干部。年夏,国民党单独办第四期,因遭敌机轰炸而转移到湖南祁阳结业,第五期在江西修水举办,第六期又迁回湖南祁阳,第七期则转移到浙江丽水,游干班到此全部结束。 据《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南岳游干班》一书引用《游干周刊》的报道,分配到浙江的游干班学员,将原来分散在敌占区的一些民众武装组织起来,用“大刀土炮,长枪铁尺”进行游击战。 比如分配到鄂豫皖边区的28名学员,都是边区游击队的骨干,他们在政治上积极做好民运工作,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游击战斗。曾灜洲介绍,队员们在军事上开展游击战,破坏敌人的铁路、公路和电话通信,主动袭扰和伏击敌人,使日军大伤脑筋,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战果。 再比如分配到广东的学员,在粤北山区和东江一带举办训练班,把在游干班学到的战略战术传授给游击战士和民众,推动了该地区游击战的发展,有的学员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抗日游击队,一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抗战形势异常严峻之时、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党不计前嫌和国名党合办南岳游干班,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力。”曾瀛洲介绍,许多国民党军官和叶剑英以及中共代表团接触后,开始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思想上对中共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学员结业后,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联系,配合作战、并肩战斗,也有的历经千辛万苦、几经辗转,脱离了国民党部队,投入到革命队伍中来。 南岳衡山,一座彪炳史册的抗战名山,一个正气浩荡的革命老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光照千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披肝沥胆、挥洒豪情。 在这里,毛泽东首先点燃湖南农民运动的革命火焰; 在这里,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与其丈夫陈芬,组织游击队,发动了两次南岳暴动; 在这里,国共合作共同御敌,创办了堪比“黄埔军校”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在这里,周恩来、叶剑英与中共代表团教官一道,肩扛民族大义,培养了一大批抗日游击战骨干; 在这里,留下了越共领袖胡志明、苏联军事顾问季维洛夫的光辉足迹…… 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馆,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书信,一件件实物,仿佛在向我们当年展现神州大地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悲壮历史,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秉持“用历史作证,让史实发言”方针,展示南岳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陈列馆将激励后人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弘扬南岳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