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陶俑 我们知道,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生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周亚夫平息了叛乱,但是随后这些诸侯国,还是不时会有暗潮涌动。朝廷对这些封国也是时建时封。 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个衡山国,就是从庐江郡刘赐徙封到六的衡山国。这个衡山国的治所六就是今天的安徽六安舒城。 刘赐就是衡山王。 衡山国后来被除,主要原因就在刘赐身上,当然前前后后也与废太子这件事有关。 刘赐作为衡山王,与周边的人关系处理得不好。 一与子女和后宫关系处理不好;二与朝廷委派在衡山国的官员关系处理不好;三与淮南王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刘赐原有一个王后叫乘舒,乘舒生下三个孩子,也就是太子刘爽,二儿子刘孝,小女儿刘无采。还有一个姬妾徐来,徐来育有一子刘广。还有一个妃嫔厥姬。 乘舒死后,徐来和厥姬都很受宠爱。 但是厥姬更想被独宠,于是找到机会就对太子透露了乘舒死亡的真正原因。原来徐来有个苗族的侍婢,善于巫蛊之术,乘舒就是被害死的。 刘爽知道这事之后,难免不会心生怨恨。 机会来了。 徐来有个哥哥来宫里办事,刘爽趁宴请他的时候,刺伤了他。 这下王后不爽了,亲哥哥在眼皮底下被刺了,得想办法找补回来。 于是就经常在衡山王耳边吹枕边风,中伤太子。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如果多几个人,那效果会好很多。三人成虎嘛。 衡山王的小女儿刘无采是嫁出去后被谴归娘家的,被退货了。因为不遵妇道,回来之后也没有闲着,又和仆人私通,还不过瘾,又和门客私通。作为太子的刘爽自然要说上几句。 刘无采不甘心被责骂,渐渐的不再和太子走在一起了。 都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刘孝心里觊觎的是太子之位。刘无采和刘孝的妈妈死得早,从小没怎么得到母爱,已经成为王后的徐来这时有心向他们伸出手来,当然这个有心,并不是没有目的。这样他们一拍即合,结成了利益同盟,他们的任务就是一起中伤诋毁太子。 诋毁次数多了,中伤次数多了。 刘赐自然相信了,所以刘爽没少挨竹板打。 不久之后,又巧了,王后徐来的继母被人打伤了。 刘赐怀疑是刘爽干的,又给刘爽一顿打。 有次衡山王生了一段时间的病,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给气的。 太子刘爽在这期间,有时候会去看他,但有时会称病没有过去看望伺候。 徐来、刘孝、无采轮番挑拨说太子其实是装病,甚至高兴得很。刘赐大怒,这个时候开始有了废太子的心思。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徐来、刘孝、无采虽然是暂时的盟友,但是盟友也各有各的算盘。 徐来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上位,即便是废了太子,前面还有一个刘孝,所以她想既要废掉太子,还要废掉刘孝。 徐来派一个擅长跳舞的女侍者勾搭刘孝,刘孝还真的就上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侍女其实是他父王已经看上过的,临幸过的人。从伦理上来说,这个侍女是他名义上的妈。 太子爽知道徐来险恶的用心,就想通过和徐来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来堵住她的嘴。想想他这个想法也是够奇葩的。真正的是王之自信。 刘爽借助徐来生日为名为她祝寿,在宴会上敬酒的时候坐在徐来的大腿上,请求和王后同宿,求欢。 徐来果断地怒了,回去告诉了他的爹——刘赐。 刘赐大发雷霆。 派人把刘爽找了过来,想绑起来再打一顿。 刘爽积压了很久的怨言爆发了。 可以想象,刘爽一个人在战斗,也是很孤独的,无情最是王侯家。 “你的儿子刘孝和父亲您的侍妾私通,您的女儿刘无采和奴仆私通,您就好好加餐吧,我要去上告天子。” 说完这话,转身就走了。 刘赐连忙派人阻止,没拦住,于是驾车去追。 幸好追上了,又担心他继续口不遮掩,就把他锁在王宫里。这一锁就两年。 汉武帝刘彻毫无疑问,刘赐对后宫的争斗、对儿子们之间的争斗都没处理好。 那么刘赐又是如何处理自己手下以及朝廷官员的呢? 元光六年的时候,衡山王入朝,他有个谒者卫庆懂方术,想上书到皇帝身边做事,衡山王很不高兴,不知道他为什么不高兴,难道是因为之前拜谒自己,现在想攀高枝,气愤不过吗? 不知道。 反正刘赐的做法是:故意告发卫庆死罪,严刑拷打逼他认罪。衡山的朝廷内使不认可,就没有审理这个案子。刘赐就又派人告发内使,逼迫内使办案,但是内使说衡山王不占理。 这是一件事。 可能这件事没让他明白,封国内的朝廷下派的官员并不需要对他负责。 衡山王还多次侵占他人田产,毁坏人家的坟墓改成田地。几件事下来,地方司法部门要求处理衡山王,但是皇帝没答应,不过收回了年俸在二百石以上的地方官吏的委任权。 处处掣肘,刘赐心生怨恨。 在仇恨不满的路上越走越远。 刘赐开始与奚慈、张广昌密谋,寻访懂兵法天文占卜星相的人,这些人积极怂恿刘赐造反。 在此之前,衡山王和淮南王兄弟关系很僵。刘赐听说淮南王有密谋造反的行迹,也在不断结交江湖宾客来防范淮南王,担心被他吞并。 没想到几年一过,自己也有异心了。 前面我们说到,衡山王锁了太子。 刘孝更多的进入了刘赐的视线。 刘赐欣赏刘孝的才能,让他佩戴王印,封大将军。在宫外开府,结交各路宾客。刘赐指派刘孝的门客救赫、陈喜打造兵车、弓箭,刻印玉玺、将相官吏的印章。 衡山王还日夜寻求像周丘一样的壮士,多次称赞吴楚造反时的策略,用它来规范自己将来的计划。刘赐并不敢奢望像淮南王谋夺天子之位,只要淮南王起兵造反的时候不吞并了自己。到淮南王西进的时候,自己乘虚发兵就可以平定取得江淮之间的地盘,他希望自己能实现。 元朔六年按惯例去朝见天子,经过淮南时,淮南王一改往日做派,和他讲起了兄弟的情谊。 不知道刘赐怎么想的,居然就消除了之前的隔阂,还约定好一起造反。 衡山王向皇帝上书说自己有病,皇帝赐书允许不上朝。年中的时候,又上书皇帝要求废掉太子刘爽,立刘孝为太子。 刘爽听闻这件事,就派和自己关系密切的白赢去长安上书告状:刘孝造兵车、弓弩箭矢,还同衡山王的侍女通奸。既然我当不成太子了,你刘孝也别想。 不过呢,白赢到了长安,还没来得及上书,就被官吏逮捕起来了。官吏认为他与淮南王造反的事情有牵连。 衡山王听闻刘爽派白赢去告状,害怕他把自己那些见不到光的事情说出来,立马上书反告太子爽做下的大逆不道死罪的事情,相比较而言,朝廷更倾向于衡山王,更何况白赢人都被抓了。 不久后太子爽被朝廷安排给沛郡处理。 看起来,一切风平浪静,衡山王还是衡山王。 不过,淮南王的动静比较大,还是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元朔七年的冬天,朝廷派官员去沛郡抓捕那些与淮南王谋反的人,没抓到,但是从太子刘孝家搜查到了陈喜,官吏控告刘孝带头藏匿陈喜。 这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呀。 刘孝考虑到陈喜多次与衡山王计划谋反的事,怕陈喜供出来,又听说朝廷律令如果是自己自首的话,就可以免除罪责。又怀疑刘爽派白赢上书揭发造反的事情,于是就抢先自首,控告一起谋反的人有救赫和陈喜等人。 朝廷的廷尉马上查验,发现是真的。 后面汉武帝派遣人去衡山国去查这件事,衡山王刘赐听闻后就自杀了。 刘孝先自首的,免罪,但是因为与王的侍婢通奸,故弃市。王后徐来因为采用巫蛊术害死了前王后乘舒,太子刘爽被告忤逆不孝,分别弃市。所有与衡山王策划谋反的人都灭族。 衡山国因为没有继承人,彻底被除,改为衡山郡。 这真是悲催的一家人。 西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