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衡山县的乡间大地上,一幅幅田园图景让人心旷神怡。(李慧\摄影) 红网时刻通讯员夏建军记者宋美君衡阳报道 这是一片奋斗的热土,接续奋进,定标跃迁; 这是一片秀美的沃土,田野缤纷,山水交融; 这是一片发展的乐土,产业蓬勃,村美民富。 初冬时节,走在衡山县的乡间大地上,一幅幅田园图景让人心旷神怡。绿树掩映,白墙灰瓦,江风拂面;山水如画,田园如歌,笑颜如蜜…… 近年来,衡山县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衡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未来。“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壮大特色优势兴农,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力促农业升级,引导农业企业向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总目标。”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的话铿锵有力。 游子变骄子,带领乡亲奔富路 鱼儿在“瘦身池”中来回游曳,运动“瘦身”;村民们将“瘦身”成功的鱼打包装车,运往酒店、菜市场……11月7日,衡山县岭坡乡灯山村,一派繁忙景象。 灯山村位于南岳衡山脚下,甘甜的山泉终年不断。但过去村里没有产业,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 “要发展产业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游子李沛文暗暗立志。 成立经济合作社、赴广东清远等地学习考察、沿着山泉溪流建设“瘦身池”……年,李沛文带领乡亲,发展起泉水瘦身鱼养殖产业。 李沛文介绍,鱼儿在奔涌的山泉水中“游泳健身”,除去体内多余的脂肪、泥腥味,变成瘦身30%以上的泉水瘦身鱼。泉水瘦身鱼鱼肉紧实、低脂无腥、鲜嫩爽滑、久煮不散,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当地的“致富鱼”。去年,灯山泉水瘦身鱼销售额达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还带动30户居民增收。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是人。拥有开阔视野、独到见解、吃苦耐劳等诸多优点的回流人才,无疑是振兴乡村的“利器”。 衡山黄鸡产业旺。(唐志军\摄影) 为吸引游子回家乡、建家乡,衡山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县委书记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专项调度会,安排部署县域人才工作。建立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乡镇、成员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范围,进一步压实乡镇、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基层干部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衡山县根据基层需求,坚持从下到上、双向选择、按需选派的原则,从省、市、县机关单位选派人下沉到乡镇及村(社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各类人才在基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家有梧桐,凤栖故里。游子蒋国飞回到家乡岭坡乡潮水村,牵头创办衡山湘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种植沃柑。目前,公司种植的余亩沃柑已顺利投产,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沃柑近亩;福田铺乡创业能手谭腾蛟,建成乡村振兴制衣车间,年销售额达50余万元,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家门口增收致富……在一批批返乡骄子的带动下,衡山乡亲奔走在宽阔的致富路上。 农品变商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阳光玫瑰葡萄喜获丰收,果农笑开颜。(廖晶\摄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入冬,万物沉寂,永和乡龙凤村却生机盎然。这里丰沃的土地上,千亩沃柑树硕果盈枝,远近飘香。 沃柑基地负责人刘冬洋每天都会穿梭于沃柑林,看着满树沃柑慢慢成熟,脸上不禁挂满了笑容。他说:“预计今年的沃柑产值能达到万元,又是一个丰收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衡山县依托资源、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让‘衡山味道’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段晓赛介绍。 近年来,衡山县结合村情特色,深入实施品牌强农、特色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人才强农、开放强农等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衡山黄鸡、茶叶、油茶、油菜、小水果、优质稻、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如今,衡山县已成功创建农业特色产业园7个。去年,衡山黄鸡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亿元,小水果产业产值达4.3亿元。 “我们夫妻俩在外地务工,本想把老人接到城里生活,方便照顾。可母亲念家,不肯去城里住。”永和乡龙凤村村民邓智顺介绍,家门口发展起小水果产业,母亲在水果基地做事,既轻松又能挣钱。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衡山县出台“农业品牌建设奖励扶持办法”,县本级预算每年安排品牌建设和产销对接专项资金万元,健全品牌培育激励和保障体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追溯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品牌农产品、“两品一标”农产品“身份证”和赋码标识管理。 直播带货忙。(赵琼\摄影) 农产品种得好,也要卖得火。衡山县本土电商平台“农品山香”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