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syx/m/188.html
#南岳精神力量高地#

阳明心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今天我们如何去理解“知行合一”这句话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纪录片《王阳明》剧照

王阳明即王守仁(年10月31日-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明代状元、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明代王阳明曾在南岳衡山文定书院讲学,王阳明也曾赠诗南岳僧人。但是最让人感受到神秘的南岳,与阳明心学的密切联系。来自王阳明第一位弟子徐爱的一场梦。

王阳明在《祭徐曰仁文》里记载了这件事情:多年前,徐爱去爬南岳衡山,在衡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老人抚摸徐爱的背部,说道:“你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有同样的德行,你跟他也有同样的年龄。”这场梦的大意:抓紧时间。

《典籍里的中国》王阳明和徐爱剧照

徐爱(年~年)明代哲学家、官员,字曰仁,号横山,浙江省余姚马堰人,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也是王守仁的妹夫。

徐爱率先提出将老师教诲记录下来,传播真知灼见。阳明先生从龙场返回京师,在大兴隆寺讲学,大弟子徐爱从那时开始记录。

曾参曰,传不习乎。所以徐爱提议将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语录体著作取名《传习录》,这个提议得到王阳明首肯。王阳明先生在世时,《传习录》只有两卷,阳明先生去世以后,阳明先生另外一位得意弟子钱德洪把老师的遗言合编成了《传习录》下卷。历时几十年才最后修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卷本《传习录》。

徐爱是王阳明的文化托命之人,徐爱以学生的身份为老师阳明先生写了《传习录》的引言,开创先河。阳明先生说自己不敢看徐爱的手稿,因为每当取出徐爱的手稿“尔言在吾耳,尔貌在吾目,尔志在吾心”。徐爱先王阳明而去,是王阳明先生一生最大的伤痛,最大的遗憾。

《典籍里的中国》徐爱剧照

虽然徐爱英年早逝,徐爱等学生记下的这些话,却为后世增添了一部典籍。徐爱等学子为阳明心学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阳明心学的思想能够流传后世,当然也让英年早逝的徐爱先生,因典籍而不朽。王阳明的思想和徐爱精神一起活在《传习录》里。

徐爱之于先生,犹如颜回之于孔子,虽不能相伴始终,却最得真传。徐爱犹如记录整理校勘《论语》的孔子弟子;犹如记录六祖法语及出世因缘,并整理成《六祖坛经》的法海禅师。徐爱的历史使命犹如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北宋画家王希孟。

今天许许多多的省外机构开展南岳文化研究,补充修正祝融的释意,传承文化脉络。南岳学者也应该融汇其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完善儒学大成的文化思想传播体系。天地大道是中国的哲学。

穿越近年的时光,我仿佛又看见南岳衡山文定书院的讲堂,王阳明先生和南岳青年学子围坐在一起。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真知的达成。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如何确定自己作的是正确的呢?致良知。

声声教诲,豁达坦荡,掷地有声。让人想起阳明先生的那两句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这一刻我们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在南岳衡山,在炎黄古道枫木桥贯通起来。

美丽的南岳枫木桥

致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为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提供的学术支持。

小石撰文整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四川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枫木桥乡村艺术馆首席作家。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