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复垦前的土地一片荒芜。湘江沿岸土地已大面积复垦,稻田中,水稻绿芽迎风摇曳。工作人员进行村民宅基地统筹安排,对房屋规划进行统一编制。红网时刻记者蒋楠通讯员刘蔚衡阳报道湘江大源渡二级航道二期工程项目位于衡阳市衡山县永和乡老林村,历时3年,年9月实现通航。建设期间,项目在大源渡项目上游、湘江西侧、永和乡老林村范围内择址作为弃土场用地。项目已建成,弃土场所占土地该如何整治?复垦工作如何开展?去年年底,衡山县委专题研究湘江大源渡二级航道二期工程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工作,并明确以全域综合整治理念开展系列工作,将山清水秀还给辖区村民。6月24日,在第30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一行前往老林村,收集复垦经验。记者到达时,湘江沿岸土地已大面积复垦,稻田中,水稻绿芽迎风摇曳,耕地保护理念在此地展现地淋漓尽致。“原本项目占用水田面积为88.28亩,因为这里水源条件好、百姓有耕地需求、淹没区抬高耕地面积增加,我们解决了灌溉问题后,便复垦了余亩水田。”衡山县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李成华介绍,从1月中旬起,5个多月的整治时间,已取得极大成效。除此之外,衡山县对当地进行生态修复,新修道路与水利设施,进行村民宅基地统筹安排,对房屋规划进行统一编制,深入践行节约集约土地理念。30载春秋,30年呼吁,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在衡州大地已蔚然成风,理念更是深入人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