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详细内容

继续来看联播特别策划《扶贫印记》。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聚焦特色产业种植,利用当地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今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金钥匙”。

今年5月,在龙凤村上千亩沃柑产业扶贫基地里,沃柑树郁郁葱葱,几名果农正在忙着给沃柑树灌肥,贫困户谭冬青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在深圳打零工的他,既照顾不到家,收入也不稳定。去年在扶贫基地上班以来,从事沃柑基地果树培植、施肥以及基地务工人员管理等工作,不仅每月可以拿到元工资,基地还给他发放了沃柑苗,今年谭冬青自己也种了一亩沃柑,争取创造更多的收入。

1

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村民谭冬青

  党的政策、现在国家形势好,政策也是可以现在房子比原来好多了,交通什么的都方便一些。

基地负责人刘冬洋是龙凤村第一批外出经商并“先富起来”的村民。年,在乡、村干部的支持下,他回到村里流转亩土地,搞好基础设施后在年种上沃柑。年开始丰产,并在市场走俏。如今,全村52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到龙凤沃柑基地的产业扶贫中,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的方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52户贫困户已经有51户摘下了“贫困帽”。

1

衡山县龙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冬洋

  我们龙凤村,我就发动他们继续,苗子发给他们,只要你们愿意种,我就全部发给他们。

今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沃柑滞销。3月份以来,县扶贫办、乡政府和扶贫工作队多方联系渠道,并通过邮政、供销社电商平台和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