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礼赞国庆 http://m-mip.39.net/news/mipso_8228453.html 彭泽润 彭泽润,湖南衡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语用所所长,语言学、书法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语言理论分会理事长。湖南省政协10-11届委员。先后在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证书。先后在湖南科技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工作。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先后主持创立了对外汉语教研室(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前身)和语言教研室,先后主持创立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学科和现代汉字书法研究生培养学科,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地理语言学和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研究》《词的理论及其应用》《词和词式书写研究》《湖南方言》《江永女书文字研究》《近形字字典》《现代汉字钢笔字快写艺术》《语言理论》《大学书法》等20多部著作和教材。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方言》等刊物发表《语义互联网时代迫切需要汉语词式文本》《论“词调模式化”》《字和词的可比性及其相关问题的认知错觉》《普通文字学中的“字”以及有关理论问题》《现代汉字的书法》《谈语言在信息符号中的地位》《字母和字是同级单位》等多篇论文。主讲“语言学概论”“语言现代化”“语言调查”“语言艺术和汉字书法”等本科课程,主讲“理论语言学”“规划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等研究生课程。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资助课题多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2次)、国家民委社科成果优秀奖、省教学成果优秀奖多项。 蒙蒙细雨的师大校园,学生三三两两走过。迎春花在雨中摇曳,云杉与樟树挺拔地生长,这是在文学院的语言学教研室眺望到的风景。一张会议圆桌,两盏白炽灯,三支水性笔,彭泽润老师立足专业领域娓娓道来。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贴近生活的幽默调侃,让原本紧张的情绪慢慢消融在空气中。于是,没有了最开始的师生之间的局促感,在和乐融洽地氛围里,我们和坐在对面的彭泽润老师展开了一场深入的交流。 PART/01高瞻远瞩的学术眼光 “我主讲的本科必修课语言学概论,特别是选修课语言现代化的课程,应该是充满争议的课程,充满理论光芒的课程,探索中国语言未来的课程。”作为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彭泽润立足专业视野,对中国未来语言生活提出了3个预言,勾勒出中国语言生活的发展路径。 20世纪80年代,“五笔字型”率先把汉字送到了电脑。当时的汉语拼音还停留在一种逐个音节输入汉字的辅助输入状态。彭泽润提出了第一个预言——汉语拼音词语输入法会取代五笔字型输入法。他每年利用大学生课堂展开了有关电脑输入法的跟踪调查。只过了20年的时间,随着“智能”等拼音输入法的走红,五笔字型输入法逐渐远离我们的视野。“搜狗”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佼佼者。事实证明,这一观点精准地预见了汉字输入法的转变,极具睿智眼光。 “五笔输入法需要我们额外记忆字形编码,必须心中有字才能输入。拼音就不一样,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打字,极大方便了所有人群。”更加方便的是,汉语拼音的26个字母,任何人都需要掌握,利用它做输入代码,不需要额外记忆,是一举两得。他说,“随着文本电子化呈现和处理成为常态,现在汉字没有拼音已经活不下去了”。 第二个预言是汉语也要走国际书写的共同方向,按照词的单位书写。这种“词式书写”或者“词式文本”,在彭老师的文章和网络社交空间中随处可见。他的理据依据是:词是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基本语言单位,而字只是用来记录语言视觉形式的基本单位。虽然这个预言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在拼写汉语和汉语信息处理等领域,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使用“词式文本”了。 譬如,在信息处理领域就是按照词甚至词组的单位输入,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字或者音节敲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和作文都按照词的单位拼写汉语。彭老师在书写方式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词式书写”。“我很希望能够看到那一天,汉语的所有文本都用词式书写取代字式书写。”彭老师面带微笑的说,嘴角洋溢着对中国未来语言生活的美好期盼。 随着汉语拼音的普及,彭老师的第三个预言是汉语拼音代替现有汉字来行使文字职能。这一观念是建立在世界文字演变的规律上的。“古代文字几乎都是汉字一样的语素文字等表意文字,现代文字几乎都是音素文字等表音文字。”汉字本身也在不断简便化,历经千年发展到现在,从甲骨文到篆书、从隶书到楷书,汉字字体是通过减少笔画来实现简化的。“表音文字或者拼音文字可以用少量的字记录语言,它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人们学习文字的负担。”那些曾经使用过汉字的周边国家,现在都已经把汉字改成表音文字了。越南把汉字改成拉丁字母音素文字,朝鲜从用汉字改变成用自己发明的音素化的音节文字。日本保留了大约个常用汉字,其他书写用的字改成自己发明的假名音节文字。 彭泽润认为,“中国文字的未来将是拼音发展成熟的文字,这以前的很长时期还需要汉字和拼音并驾齐驱”。现在,在汉字不方便使用的领域,我们可以让汉语拼音代替。这一方法在很多地方已经实现,譬如出国护照直接用拼音代替汉字,道路指示牌,甚至乡镇机关名称,都用汉字和拼音对照。他说,“日本本来没有文字,借用汉字年后,发明假名给女性用了年,才被包括男性在内的国民采纳。尽管文字的演变是缓慢的,但是我相信未来依旧是美好的。” PART/02有水没水都可以生长的小草 从湘潭大学本科,到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从湖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到南开大学的博士后,彭老师笑着总结说“自己就像候鸟一样在南北之间穿梭。”但也正是这样“多营养的学习环境”,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学问。 谈到过去的求学经历,彭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秘密,他曾经认为自己不会说话和写文章,不敢报考中文专业,就报考了湘潭大学历史专业。但是“服从分配”,被调剂到了中文系。没有想到现在成为了能说会写的中文系教授。提到这件事情,彭老师感慨万分,他说,自己之所以坚持下来,得益于他从小养成并且受益终生的习惯——不挑食,这个习惯在彭老师看来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挑食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是对某种东西有厌恶情绪,克服挑食是心理矫正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养成不挑食的习惯,那么以后在求学、工作、生活中也不会太挑剔,什么环境都能够生存下来。” 被调剂到中文专业以后,彭泽润并没有抱怨,而是用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这个专业的学习中。“我就像一棵顽强的小草,有水没水都能生长。只要给一片土壤,哪怕是石头缝里的方寸土壤都能活下来。”他笑着评价自己。 从彭老师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倔强的精神,这也是他的个性特点。“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他说,“我们有了高的追求,就会得到高层的快乐。否则,我们只能在吃吃喝喝里找到快乐。这种低层次的快乐追求,有时还付出了身体不健康的代价。”正是因为这种坚韧的毅力和豁达的精神,使得彭老师在语言学这一领域打下坚实的根基。就像柔韧的蒲苇,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土壤,却顽强地向着太阳生长。 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彭泽润先后主持创立了对外汉语教研室(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前身)、语言教研室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先后主持创立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学科和现代汉字书法研究生培养学科。理性的语言学和感性的书法学看起来矛盾,却被彭老师做专业领悟得到了完美兼顾与结合。对比,彭老师解释道,“我从小就喜欢书法,书法是我的一大爱好。但是人不能一直在两个领域里发展,所以最后我选择了语言学这条路。书法就成为了我的业余爱好,属于偶尔去走一走的‘小路’”。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艺术学从原来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湖南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院、文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等学院,都利用机会发展了一批艺术方面的专业。文学院新建立的几个艺术门类的研究生专业就有彭泽润牵头的现代汉字书法专业。这样,彭老师原来的“小路”变成一条大路!于是,业余爱好也变成了正业。 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汉字书法专业的创始人,彭泽润瞄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汉字”这一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书法人才。后来他意识到只写通用文字还不够,还要求写通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于是他在汉语专业招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书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哪里需要我,我就可以在哪里活起来!不止是活下来,还要活得有滋有味!”彭老师的一词一句敲击在我们的心上,坚定而有力量。 PART/03做学问就是要会钻空子 在栀子花的幽香中,在夏蝉的微鸣中,又到一年毕业季。匆匆的研究生时光中,浩如烟海的文献、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从没有接触过的专业实验……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明晃晃地摆在每一个研究生面前,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学位论文的写作。排除个别情况,大多数的研究生都是在导师的宏观指导和总体部署下,在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