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一位大爷在火车站内的自白 令无数网友揪心不已。 是什么让这位大爷急得抹泪甚至下跪 ↓↓↓ 据大爷自己介绍, 他今年58岁,来自安徽宿州, 在上海做绿化工作 这已经是他第6趟来火车站 排队买回家的票了, 依然无功而返, 工作人员告诉他: 要上网去买! 大爷无奈地表示: 俺不会 原来大爷的女儿在苏州打工,有私家车, 但他表示不想麻烦女儿。 看完这段视频, 网友纷纷表示“太心疼”, 有的还替大爷“支招”—— 漂洋过海来看DD:想起来这几天买票的经历( ̄へ ̄),心疼大爷也心疼我自己,一年就回这一次家,唉。。。Wdq_:那现在他怎么样了麻烦大家帮帮他!Akamiiiii:看得好难受,唉,大爷介绍自己的时候忍不住哭了SoAliv:心疼大爷,我就想知道老大爷买到回家的票了么?!战役指挥官:建议从上海坐汽车到蚌埠或者合肥,然后再转车到宿州。行李扔给托运部或者让客车司机带回去。有不少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网上订票着实为难了许多老人—— 人世繁华不过一场梦: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只是有些人还停留在原地,所以我们要学会伸出援手就这个啦啦啦:我觉得要分老人售票,年轻售票,这样的比较好(=?ω?=)红小帽:列车能不能增加老人座,专门给老人线下买票拼搏一生:我个人认为,应该控制网上购票数量,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家动动手指就行了,可是那些老人或不懂网络的人,如何买票呢?时光不老:其实挺无奈的,老一辈很多都不会网上买票,去车站又没有,夹在中间,能不能考虑一下,每天弄点老年票。小鼠子:有点担心自己老了以后,万一不会那些新东西,到时候被技术“淘汰了”咋办?!的确,科技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便利了大家, 但也不要忘了那些不会使用者的权利! 这位老大爷的遭遇再次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比如打车软件出现之后: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推出网上预约功能, 技术应用带来的“副产品”, 使老年人熟悉的世界开始按照他们陌生的规则运行了, 在这些场景中,提前排队尽显“徒劳”。 网约车、网上订票、网上预约, 这些“网”出现的本意, 应该是通过技术的加持, 更高效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但在目力所及的实际生活中, 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对老年人显示出“不友好”的一面。 这几天气温下降, 寒风里苦等出租车而不得的老人, 又让一些人想起没有网约车的时代, 那些扬招即停的场景。 来源 辽沈晚报、西湖之声、新民晚报 梨视频、上观新闻等 互联网消息汇总 你如何看待视频中老大爷的遭遇? 能否为他们保留一份选择? 在这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请再为这些老人们留条“慢行道” 扩散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