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宿迁 有态度有温度 做你最贴心的团团 社会 ● 实践 为落实“泗洪好作业”精神,做好“衡山好作业”,衡山路实验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少先队?小脚印”在行动。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感受本土文化,提高审美和欣赏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学校组织部分少先队员前往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学习实践。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博物馆、乡愁馆、乡贤馆。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讲解员,一起走进艺术中心,感受丰富多彩的泗洪文化吧! 感受历史悠久的博物馆 看,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江苏省发现的最早期古人类遗址——“下草湾”遗址。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存繁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象牙、古代器具、化石等下草湾文化遗址复原的场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看,大家记录的多认真啊! 体会悠悠无尽的乡愁情 进入乡愁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处温暖而幸福的小庭院。墙上挂满了农作物,门前贴着:“爆竹一声旧岁除,桃符万户换新天”。奶奶一边捻线,一边和小孙子聊天,小姑娘在屋内看书,爷爷开心地笑着。 同学们眼睛一亮,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出,大家对这一场景很感兴趣。或许大家在看到这场景的一瞬间就觉得有些亲切,又或许大家看到这场景想到了平日里自己在家和爷爷奶奶聊天的画面。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生活记忆、岁月留痕等版块,曾经人们生活中的这些元素,虽然它们离同学们的生活有些遥远,但同学们充满了好奇。用同学们的话说就是:“又长见识了”,这也引起了陪同家长的共鸣。 更有意思的来了——“泗洪话”。“挖挖捂捂”、“老马么”、“每两天子”等方言,读起来很有意思,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笑了。 学习善行义举的乡贤事 “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最后我们参观了乡贤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德高望重的前辈。 同学们表示,第一次觉得“乡贤”离我们很近,从乡贤模范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 在本次走进县文化艺术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本土民风民俗,更是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在参观学习乡贤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事迹中,同学们更是深刻认识到了家乡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每个泗洪人。热爱家乡、好好学习、回报家乡是每个衡山学子奋斗的动力! 1 end 整理丨团市委学少部 采编丨朱兴李坤岳 校审丨陈媛 投稿邮箱丨ts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