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59859.html 蔡和森(-),复姓蔡林,原号和仙,名泽膺,字润寰,学名彬,别号和森,湖南娄底双峰县永丰镇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和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是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党的二届至六届的中央委员,五届、六届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年,蔡和森同志赴香港指导广东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就义。毛泽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蔡和森的革命事迹和历史贡献党史记载甚详。但关于其先祖、家世,则有诸多不甚明了之处,例如:为何双姓“蔡林”,蔡家与林家是何关系,蔡家与永丰名流朱尧阶、朱静斋以及曾国藩家族的关系。为此,笔者综合《湘乡永丰蔡林氏族谱》及有关地方史料记载加以说明并求证于方家。 一、蔡和森的林姓先祖及“蔡林”氏来源考 蔡和森不姓蔡,而是复姓蔡林,祖籍福建莆田霞井乡江口镇(今属涵江区江口镇)。 据《永丰蔡林氏族谱》记载: 蔡和森祖籍地为福建兴化莆田县霞井乡江口镇北去五里梅林地方,土名林埔。蔡氏在宋代时由浙江迁福建莆田江口镇。 至明末,有蔡朝顺者,娶陈氏,生女蔡琼英,嫁林舒国;生子仕职(一名士执),配朱氏,清初由福建莆田迁湖南浏阳。 康熙十年(),仕职之子开臣葬父于浏阳,奉母朱氏由浏阳迁湘乡县永丰镇人寿总季家巷(今双峰县永丰镇),故仕职和开臣被永丰蔡林氏尊为迁湘乡之一世祖和二世祖。 据族谱记载: 林舒国由探花及第、翰林学士,娶蔡琼英,生二子:子亦、子辉(生有四子,失名)。子亦一名子彝,配李氏,生四子:孝诸、孝清、孝良、孝政。孝清生于清顺治十六年(),12岁时,因表叔蔡开臣公在永丰经商,遂由闽迁永丰,随祖母之内侄开臣公同居习商。蔡开臣公娶张氏无子,而视孝清如己子,为之教养婚娶,恩义备至。孝清不忍忘恩,于是出抚蔡开臣,更名清生,字启秀,故其族谱记载“人文秀发,天实启之;嘉名肇锡,来许昭兹”。并取既不忘姓氏来源,也不忘养育之恩之意,复姓蔡林。至今永丰蔡林氏尊孝清(启秀)为始祖。启秀生于清顺治十六年,殁于雍正二年(),配何氏,生四子。 按时间推算,林舒国中探花时应是明末,然查遍莆田文史学者林祖泉编著的《莆阳进士录》(海峡文艺出版社年出版)均无林舒国其人。该书只记载明宣德年间有探花林文,此外明末林姓进士尚有多人,或许林舒国中进士时用其他名字亦未可知,则林舒国其人其事尚待考证。 族谱没有关于林舒国仕宦履历的详细记载,只云生殁葬向均详林氏族谱。但亦有如下零星的记载: 林舒国有兄名开远,配周氏,生二子:长铁保(名家珍),配黄氏;次石保。蔡朝顺有弟名朝兴。蔡开臣有两个弟弟,大弟名义臣,徙居衡州;小弟失名,徙居广东,音问素缺。孝清大弟孝良,配王氏,继配萧氏,生三子:伟仲(又名林锦,配郑氏)、世仲(又名林镒,配贺氏)、贵仲(又名林铉,配胡氏)。林伟仲有从福建莆田写给永丰亲人的信札,今仍录存于谱,他的长子兆麒当时在衡阳经商时,曾与永丰亲人名百余者同寓。孝清小弟孝政,生子协仲。此处之所以记述这些语焉不详的信息,是便于以后有机会到福建莆田寻找林氏族谱时作参考依据。 考查今福建省莆田市的行政区划,共有四个市辖区(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一个县(仙游县)。涵江区有江口镇,江口镇北有梅洋村。此梅洋村即当年的“梅林地方(林埔)”否?亦有待查考。 永丰蔡林氏族谱,首撰于道光十七()年,代元撰有墨册。而实际成印,则在宣统二年(),蔡和森姑父、双峰书院山长、举人朱道濂撰有谱序。其班序为:清琦志百代,兴隆锦泽长。蔡和森即为第九代“泽”字班,如下所示: 1世蔡清生(字启秀,又称林启秀) 2世蔡瑞琦(字文庭,种德裕后,教子有方) 3世蔡志勤(字非华,太学生) 4世蔡百嘉(字先兆,购得石板冲风水吉地) 5世蔡代明(字凤章,赠奉政大夫,寿92岁) 6世蔡兴璝(号宝臣,太学生,赠奉政大夫、双峰书院首士) 7世蔡隆年(号寿崧,从九职,封奉政大夫) 8世蔡锦鸿(号蓉峰,授奉政大夫,州同衔,补用从九品,主修族谱) 9世蔡泽膺(字润寰,号和仙,后改号和森,学名蔡林彬,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初五日生)。 二、蔡和森的祖父 关于蔡和森祖父蔡隆年,《蔡和森年谱》说到他“早年考秀才未中,后承祖业,经营辣酱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弃商从戎,投奔曾国藩。湘军裁撤时回乡,仍以经营辣酱为业,曾拥有田地60多亩,生活颇为丰裕”。但族谱只记载其“诰封奉政大夫,从九职”。论年龄,咸丰初,蔡寿崧正当二十多出头,是当兵的料子。可“诰封奉政大夫”,是他几代先祖都有的。从整个族谱中,都找不出他和有关湘军的记载。 倒是蔡林氏先祖早年在双峰所开店铺“蔡广祥”、“蔡广益”、“蔡广顺”等名称在曾国藩往来家书中出现。道光二十九年(年)4月26日,曾国潢给长兄曾国藩的家书中提到:“率五于三月朔,以弟之荐,往永丰‘晋升典’帮办红茶……毕工之后,即进蔡广益杂货店学习生意……父亲称弟荐得有道理,盖两家店主,皆毫不苟且者也。” 此处“率五”即曾国藩妹夫王率五。曾家五兄弟,其中四人入湘军带兵打仗,留曾国潢居家帮助父亲曾麟书打理家中事务,后来曾家在家乡的生意做大了,更少不了专人管理。此时曾家不但起糟造纸,还与秋瑾婆家王氏合伙开钱庄,与蔡林氏店铺也少不了有生意上的往来。也许是这些关系使得后来蔡和森的父亲蔡锦鸿因家道中落而“投奔”曾国藩女婿江南制造总局办聂缉椝。 蔡家店铺所经营的永丰辣酱,现在是享有盛名的地方特产,年10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蔡和森的父母及兄弟 蔡和森的父亲名锦鸿,字炜初,号蓉峰,同治元年壬戌九月十九日辰时生。 蔡蓉峰的岳父葛承霖是曾国荃部湖北新军独领五个营的湘军大将,官至按察使,《清史稿》立传。葛承霖之弟葛承霂是曾国藩大弟曾国潢的女婿。有此婚姻关系,蔡蓉峰得以进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蔡和森即出生于上海。后来蔡和森等赴法留学前因经费困难,就向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恒丰纱厂老板,上海总商会会长)求助,聂捐三千元大洋作蔡氏全家赴法费用,使得成行。(详见《罗章龙回忆录》) 母亲葛健豪,同治四年乙丑六月二十六日卯时生,诰授宜人,其老家就是荷叶攸永村的“桂林堂”,离富厚堂仅一公里之远。民国初,曾任湘乡县永丰第二女校校长,可谓“将门之后”、“儒门女杰”。后随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赴法勤工俭学,年已五旬,轰动一时,当时舆论界称誉她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因她培养了四个中共中央委员,故她虽非中共党员,却立传于《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 母亲葛健豪生育子女六人。子三、女三。 长泽广,字润身,号麐仙,光绪十二年丙戌九月十三日戌时生,殁年二十二。 次泽庶,字润民,号麓仙,光绪十五年己丑三月初十日子时生。聘曾氏年十五殁。又聘曾氏,光绪十四年戊子十一月初一日卯时生。 三子,泽膺,字润寰,号龢仙,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初五生,即蔡和森同志。 长女:适衡山刘文炳; 次顺熙:字葛氏,光绪三十年殁; 三待字:即蔡畅同志,上谱时仅10岁。 四、蔡和森先祖与双峰名士朱尧阶、朱静斋关系考 蔡和森故居双峰古属湘乡,清乾隆三年(年),湘乡县丞署移居永丰市(今双峰县城)。年8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原湘乡县中里的三、六、七区加上一区的兴让乡一部分共个乡镇划出组成新的县级行政区划,县名由蔡畅提议,以县委、政府机关设在当时的双峰书院而命名为双峰县。双峰一县,有清一代可谓名流辈出,其中朱尧阶、朱静斋以执教双峰书院、先后为曾国藩兄弟师长而名扬乡野,而蔡和森先祖以孝贤治家、厚道经商深得两位名士嘉许,主动为其家族族谱撰写铭文和序言。 1.朱尧阶撰《石板冲墓表》嘉言蔡和森先祖 朱尧阶(年-年),名讳龚,湖南双峰县杏子铺人,少年好读书,能过目即诵。他与曾国藩为儿女亲家,且曾国荃、曾国华、曾国潢均出自其门下,曾家兄弟官至侯伯后,人皆“攀鳞附翼,尽登要路”,唯朱尧阶屡以亲老为辞,谢绝曾氏邀请。 族谱记载,朱尧阶与蔡林氏六世祖世传公同为双峰书院首士,咸丰四年(年),世传夫妇相继去世,朱尧阶眷念旧友,乃应邀撰《石板冲墓表》,表中记叙了自己与蔡林家族两代人的友谊,并对蔡林氏先祖“性孝友,同大义”“远近不欺”的品性和德行给予高度评价。 文中说蔡林氏先祖自闽来湘后,以贸易起家,至曾祖讳志勤公三配生子六,家运逐渐昌隆。民间流传蔡氏先祖“牛眠石板”,择墓而葬的故事此处也做了专门说明。蔡林氏先祖所葬石板冲位于双峰县永丰镇金田村,山环水抱,环境清幽。朱尧阶赋诗云“水绕金田归一派,月明石板忆三生。大泽深山龙虎聚,春兰秋桂子孙荣”。蔡家之所以择此地为墓地,来自先兆公的一个梦。《墓表》说:“先祖先兆公(四世祖———引者注),夜梦牛眠于石板上,翌日有石板冲告吉者,遂以买山以葬焉,由是丁益繁,家运益隆”。蔡和森母亲葛健豪晚年隐居石板冲祖坟墓庐养老,直至去世。 蔡林氏五世祖凤章公一生为人,恪守本分,勤俭治家,老益矍铄聪明,年逾九旬,仍率诸孙辈操持家计,“名噪黉宫”。朱尧阶对其一直心存敬仰,道光二十七年(年)为《凤章公七十寿诗》云: 长生曲听蔡中郎,南郭吹竽滥入堂。 天上一星光焕斗,人间五月寿称觞。 门号近市心如水,身不学禅鬓如霜。 七十二峰翘首望,好将鹤算颂无疆。 斑衣舞处最欢娱,应对庭前鲤并趋。 璧沼齐声称俊士,胶廉推首领群儒。 根深竹祖添新笋,秀出桐孙护碧梧。 争祝永丰坊畔柳,不随上古大椿枯。 2.朱静斋为《湘乡永丰蔡林氏族谱·赠序》 朱静斋(年-年),字道濂,晚年自称劲庵老人。光绪十九年(年)中式癸巳恩科举人。尔后主讲东皋、涟滨及双峰书院,其学业造诣深醇,经学根底扎实。乡党邻里求作寿文、墓志、谱序者不乏其人。 朱静斋也是蔡和森祖父蔡寿崧之女婿,因其举人身份而在蔡家颇得器重,故其所做《湘乡永丰蔡林氏族谱·赠序》被刊蔡林氏族谱,传之后代。 此文开篇即叙对“蔡林”双姓之狐疑“蔡氏与余为姻亲,尝往来蔡家,见其神牌皆书蔡林氏,尝询之而未悉”。待知其真相,则以史传“魏陈矫本刘氏子,出嗣舅氏;吴朱然本姓施,以姊子为朱后”而传为美谈为比附,誉赞蔡林氏之先世“以林后蔡,书之于神牌,详之于谱录,告族人相与守之,可不谓不贤与”。 朱静斋一生从事教育,擅长书法,尤擅长魏体,号称“字绝”。他为蔡和森亲姑父,其为学、为人对少年蔡和森产生了较大影响,双峰一中王光霞老先生在《笔忆和森》一文中说:“闻学问之道于朱静斋孝廉,请小学门径于蒋恁秋山长”。 本文参考石潇纯,胡卫平,胡卫平文章整理 编辑:国大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