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十九年前的今天,我驱车公里到黄山市,第二天登上黄山,感叹“观止矣!”,遂武断地认为:

单从景观的角度,黄山必是天下第一山!

不管从理性还是感性上,如仅从观光的角度分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此语绝不成立!

“黄山归来不看岳”此语绝大部分成立!

游山我们观赏什么?

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看山体、山势、山形,然后就是岩石、云雾、冰霜、雨雪、流水、树木、花草,这些自然现象或单独或糅合而成的景致,最后才是人文的东西。

然纵观上述景致,五岳从综合景观来看,即便是把五岳所有好的东西全部糅合一起,还是无法超越黄山,甚至还很有差距!

所谓“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除了“华山之险”外,没有一样能超越黄山,还差得蛮远!

各种文学、攻略、图文对黄山的描述不可谓不细致,但无论作如何赞美,都是具有十足说服力的,实至名归地让人自然而然就心悦诚服了。

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除了温泉不具震慑力外,哪一样不是绝世景观?一年四季,都冠绝群伦!

话说华山论剑回来,黄山不服,认为“五岳归来不看山”不对,应改为“五岳归来还看山”,遂邀约“中华十大名山”其余九大名山到黄山也论论剑。先上来怼黄山的是五岳,他们最不服气了,凭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岳”?

位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率先向老黄发难:

《孟子·尽心上》云“登泰山而小天下”。圣人不是说了吗,泰山天下第一嘛。

老黄反驳:您漏了前面一句,孟子说的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圣人表达的意思类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站得高,望得远,人的视点越高,心胸和视野就越宽广。这句话并非刻意给泰山的雄伟贴标签。

事实上,泰山大吗?高吗?

也就区区米的最高海拔,占地区区平方公里。

黄山的最高海拔就比泰山高了米,面积更为泰山的三倍。

泰山雄吗?

即使不以体积和高度论英雄,就泰山相对平缓的山体,也没能给人一种雄伟的感受。

我们不禁要问,泰山究竟何雄之有?

那是因为在齐鲁大地一大片平原之地,突然掬起来一座高山,从海平面来看,确是高出了一大块,站在泰山南天门,一望无际的平原连接天边,容易让人升起唯我独尊的感觉。

而古人没有到过青藏高原,没有开过眼界,哪里知道山外有山呢?对泰山产生巍峨雄伟的感受,不足为奇。

加上秦始皇封禅祭天选择了泰山,使得泰山的历史地位猛然拔高了。

但无论从堪舆学和历史人文上有多高的度,都无法掩盖泰山在景致上的苍白。

即使被世人盛赞的雄伟,从客观的观感上,也并比不上黄山。

只要你去过黄山,再来登临泰山,那么一路上,就几乎没有能让你为之心动的景观了,别说让人惊艳,见识多的人连小心脏都懒得颤动一下。

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只要你去过黄山,单从景观来说,泰山可以说完全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故被尊为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五岳之首的泰山可以说是历史大于地理、人文大于景观、心理诉求远大于观景效果的典型。

但毕竟泰山老人家已经25亿岁了,摸摸泰山石都会沾点灵气。

再看道教名山,北岳恒山。

春秋战国时期皇帝祭山的地点在今曲阳县大茂山,那是古时北岳的山址。

到了明末清初,重新冠名的北岳,实质上是狭义的恒山。这个狭义的恒山就是恒山山脉中位于今山西浑源县的天峰岭一带。

年轻版的北岳应该是广义恒山中景观较为精华的部分了,但映入我们眼帘的所谓山景,就两字“平庸”。

只有在最高峰天峰岭海拔.8米处观云海和远山会有点感觉,但这能与黄山比吗?

没得比!你不信,就实地去求证也。

很多人说用鼻子也能分辨得出来。

反正,五岳之中,除北岳是4A级景区外,其它均是5A。

而“恒山之幽”,显然名不符实,山体植被并不茂盛,不知何幽之有?

恒山,山就没有看头了,倒是人文历史的东西可以去看看。

先是位于浑源县今北岳的悬空寺,猎奇者必游之地。

位于曲阳县的北岳大庙历史悠久,顺路可以去看看。

南岳衡山,乃道教、佛教名山,最高峰祝融峰海拔.2米,总面积平方公里。

限于身高,难称巍峨,但褒赞“南岳之秀”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即使是相对同处华南的诸山,论“秀”,衡山都无法出彩,它同位于湘西的张家界武陵源就无法比了!

武陵源

更别说同奇秀矗峨的黄山比秀美了。

衡山,说到景致是十分一般,没什么好讲的,但在堪舆及人文上却是十分了得。

衡山对应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苍生的寿命,衡山故又名寿岳。

《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黄帝莅临衡山,因祝融氏熟悉南方而委以重任,任命祝融镇守南岳。

祝融住在祝融峰之巅,为当地传授了很多用火等生活常识,活到一百多岁。

周朝在山顶建了祝融庙,在山下建明堂。

衡山脚下的南岳大庙,历史悠久,香火很旺,祈求“寿比南山”者可以一去。

中岳嵩山,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处为少室山连天峰的米。

嵩山以30多亿岁的高龄,号称“万山之祖”!

25亿岁的老泰山还是它的儿子辈呢。

1.4亿岁的黄山则更是其曾孙辈了。

但在黄山论剑里,年龄并非赛项,风景才是重点。

中岳嵩山,以“峻”著称。

它的“峻”能比得过黄山吗?

嵩山之“峻”,最能体现的地方,就是挂壁栈道所在的长条竖挂石壁,险峻异常。

除此之外,其它的山体就较为不够峻峭了。

嵩山的山石也有些特色,很是峻秀,虽然没有松树奇景,但蔟蔟丛丛的绿色植被散落在长条竖直的岩石之间,煞是好看,值得一游。

但你若是刚去过黄山,看过黄山的整体的“峻”,然后再到嵩山,仅能看到局部的“峻”,一比之下,你就还是会心生那三个字“就那样”!

嵩山是儒释道三教的策源地。

山上有大量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名胜,倒是可以匀出时间来好好参学和研究一番。

少林寺,乃达摩面壁和传道之处,中国禅宗祖庭,是必定打卡之处。

此外,道教的中岳庙、崇福宫,儒教号称宋初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是可选的游处。

“东、北、南、中”四岳以其著称的“雄、幽、秀、峻”均无法同黄山匹敌。

现在再看“西岳华山之险”。

华山占地更小,只有平方公里,称不上大山。

华山底座长米,宽米,最高处为五岳最高峰的南峰,海拔.9米!

小底盘,高海拔,山势自然难以平缓,犹如锥子一般,必然险峻!

故“独劈华山”、“自古华山一条道”可不是夸张的!

华山三大险: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长空栈道,真的有那么险,其险天下第一,险到让你的小心脏直喊受不了。

单就“险”,华山完胜黄山。

这就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唯一的纰漏,就是即使你经历了黄山的险,在华山的险面前,就不算啥了。

山道上的险,华山完胜黄山。

即便是比山体之陡峭、之险峻,华山也胜过了黄山。

而除了“险”,西岳华山各个项目成绩均完胜其它四岳,在局部上,华山有的项目同黄山也不遑多让。

但从总体来说,华山除了“险”之外,不管是“雄、峻、幽、秀……”等项目还是“松、石、云、雾……”等实景,都无法同黄山媲美。

而在极致之绝景,华山同黄山的差距仍是巨大的。

人最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陷阱。

游人特别对古人在观景这个领域里的描述缺乏免疫力,往往信以为真。

其实古人对五岳十山的描述,往往主观的多,客观的少。

至于那些更加华而不实的过誉之词,我们更大可不必理会。

人民大会堂里的《江山如此多娇》

比如对“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南岳如飞”的瞎掰说法,还不少人很以为然呢。

古人喜欢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思想感情,故有些对美景的描述我们真的不必太当真!避免影响了自己的审美。

当然,徐霞客这句:“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我却是极为认同的。

而今天一大堆标榜“天下第一”的所谓景点,我们也真大可不必买账。

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我的神——天下第一山——黄山!

黄山论剑归来,单论风景,五岳几乎所有项目同黄山都无法一比,黄山以一敌五,几乎全胜!

唯独华山之险,劝君还须得好好体验,因为它胜过黄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苍龙岭

如果五岳和黄山两者之间只能有一个选项,我毫不犹豫选择胜者——黄山!

我甚至认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老话应该改为“五岳归来还看山,黄山归来只看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