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91349.html 老北京有皇家“九坛八庙”之说。“九坛”为社稷坛、天坛(圜丘坛)、祈谷坛(天坛内的祈年殿)、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太岁坛(先农坛内)、先蚕坛。“八庙”为太庙、孔庙、历代帝王庙、奉先殿、传心殿、雍和宫、寿皇殿、堂子。 皇家坛庙布局除遵循“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战国·周公旦《周礼·考工记·匠人》)的规制外,还依循“天南地北,日东月西”(天坛在南,地坛在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的空间格局。 又者,我国历代重农,故将祭祀先农神的先农坛与天坛相并齐,分置于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东西两侧,东为天坛,西为先农坛。同时,两者同都处南护城河北岸。 先农坛只有一个出入口,在院子的西北角。从此出入口进入先农坛,沿太岁殿院落东墙跟南行,来到院内广场,遇到的第一个建筑物就是焚帛炉。从焚帛炉始,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参观,院内主要建构物(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依序为:焚帛炉→具服殿→观耕台→“一亩三分地”→地祇坛→先农坛祭坛→神厨院落→宰生亭→太岁殿院落→神仓→庆成宫。 (1)焚帛炉 焚帛炉,砖砌无梁建筑,是焚烧祭文绢帛的场所。 皇家祭祀,除了请神吃喝,再就是向神作保证。保证书要写在绢帛上,由皇帝或其旨命的代言人当场诵读。诵读过后,怕神记不住,还要将保证书邮寄(焚烧)给神。 焚帛应当是祭祀的最后环节,或许应当是! (2)具服殿与《一亩三分擘画天下——北京先农坛的耤田故事》 具服殿位于焚帛炉南约20米,建于1米多的高台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 说白了,具服殿就是皇帝亲耕、祭祀换衣服和临时休息的地方。 现今,先农坛内有三个展览馆: 一是,具服殿内的《一亩三分擘画天下——北京先农坛的耤田故事》; 二是,神厨院落内的《先农坛历史文化展》; 三是,太岁殿院落内的《中国古代建筑展》。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并且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地方,先农坛内的籍田活动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景观。如下内容根据具服殿里的《一亩三分擘画天下——北京先农坛的耤田故事》整理。 “耤”,音同“集”,本意是耕作,后引申为借民之力耕田。《说文解字》:“帝藉千亩,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故而,又将“藉田”称为“帝藉”或“千亩”。 “耤”通“藉”。《史记》中又作“藉田”,《汉书》《旧唐书》等作“藉田”。明清以后多写作“耤田”。 耤田最原始的含义,是由氏族和部落首领率领社员共耕的公田,收获物用于祭祀、战争、周济等公共开支。公田是中国井田制的产物。井田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土地制度,西周之前便已存在,但臻善于西周。 “民之大事在农”(《国语·周语》)。为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也为鼓舞众人的劳动热情和夺取丰收的信心,周天子每年都会带领臣子和庶民在天子的耤田里躬身耕作。“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诗经·周颂·噫嘻》) 久而久之,天之扶犁亲耕的礼仪在西周被作为国家的一项典章制度定了下来,即耤田礼。《礼记·月令》:(孟春三月)“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耤。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返,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老酒。” 井田制开始瓦解于春秋,最终随分封制的灭亡而消亡。但耤田礼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演变为赋予政治意义的皇家礼仪,成为孑遗至今的中华文明古礼之一。汉代以降,耤田礼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经历了汉代的恢复期、三国至隋代的定型期、唐宋元三代的完善期,以及明清两代的集大成期。这其中,唐宋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礼仪程序,为后世所参照,并在明清时期发扬光大,最终将耤田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 (3)观耕台与皇帝的“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位于先农坛的东南角,是皇帝举行亲耕礼的地方。皇帝亲耕时要演奏音乐,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三趟。户部侍郎紧随其后播种。 按照清制,皇帝的“一亩三分地”长约34米,宽23米余,面积近平方米,相当于现今的一亩二分。 现今的这“一亩三分地”年年不荒,有种小麦,有种大豆,有种高梁,今年种的是小米。见到这“一亩三分地”种的庄稼,再也不能说中国农科院东门外的试验田是“三环路以内唯一种田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在二环路以内。 观耕台,顾名思义是皇帝亲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乾隆曾说,且看尔等表演! 观耕台位于“一亩三分地”之北,且紧邻之。台面四方形,边长16米余;台高近2米,九级台阶。汉白玉栏杆,须弥座雕花琉璃贴面。 (4)地祇坛 地祇坛位于先农坛南部正中,坐南朝北,共设九座山岳江海纹石龛。 正面并排石龛五座。其中: 正中供奉五岳之神: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山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 左一供奉五镇之神: ——中镇霍山(位于山西省霍州县)——东镇沂山(位于山东省益都县)——南镇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县)——西镇吴山(位于陕西省陇兴县)——北镇翳巫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 右一供奉五陵之神: ——启运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天柱山(位于沈阳市东陵)——隆业山(位于沈阳市北陵)——昌瑞山(位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永宁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陵) 左二供奉四海之神: ——东海(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海(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海(位于山西省蒲州县)——北海(位于河南省济源县) 右二供奉四渎之神: ——东渎淮河——南渎长江——西渎黄河——北渎济水 东侧石龛两座,分别供奉: ——京畿名山之神——京畿大川之神 西侧石龛两座,分别供奉: ——天下名山之神——天下大川之神 (5)先农坛祭坛 先农坛祭坛位于先农坛西南部,是皇帝祭祀先农神的祭坛。坛为正方形,边长15米,砖石结构;坛高1.5米,四面出陛,各8级台阶。 (待续) 个人简介:毕于运,姓毕,辈于,名运,字行云。江苏丰县小毕庄人。业余生态:焚香读书,品茗酌酒;远足亲水,访古问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