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7257160.html

《玉仙灵诀拾珍·42·你也可以是文人》

取水看道场,船上渡善人。

文德树上衡,一念到九九。

这是那次聚会张老师给诚彻的灵应诗。诚彻是我给李先生取的名号,他非常善良,待人真诚。我说,把真诚贯彻到底,真诚彻底,也会成道。

取水看道场,道场,指修行学道之处所,有大有小。小的道场,可以是自己的静室,大的道场可以是寺院,可以是名山,如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如南岳衡山是魏华存元君的道场。

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或者法事,如水陆道场。也可以把专门请僧道修法行道、做法事之功德回向某人称为做道场,即是“为某某人、某某事做道场”,比如超度、追荐冥福等。

取水,这里代表求法。水在古今中外的宗教中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基督教用水来举行洗礼仪式,佛教用水来举行灌顶仪式,佛教也把功德比喻为水,如“八功德水”。

伊斯兰教也讲究饮用圣地的渗渗泉的“圣水”以祈福。道教用水来施法,成为“符水”。而老子在《道德经》里又以水来比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修炼丹道中,水为坎卦,为精气,为命功之本。

取水看道场,你想学什么道就去什么道场。比如想学佛,就去佛教道场,想学道,就去道教道场。即便学佛,也有门派,学密宗去密宗道场,学禅去禅宗道场,学净土宗去净土宗道场。

密宗和禅宗,各有五大门派,各有不同道场。即便学道,学北派去北京白云观;学南派去天台桐伯宫。你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确定之后再谈道场问题。

广义的道场也可以是一个朋友圈,这个朋友圈可以是虚拟世界的,可以是现实世界的。我跟诚彻等二十个朋友与张老师聚会,大家都是道友,这时这个现实的朋友圈和灵应之地就是道场。

我家经常来很多道友,包括张玉仙老师经常来,写了很多灵应诗,则这个家也就成了一个道场;我建了一个有数十人的“小伙伴群”,都是同心道友,在一起探讨修行,诚彻也在里面,这个“小伙伴群”在网络虚拟世界,也是个道场。广义讲,十方世界,无不是道场。

船上渡善人,修道就是为了解脱,而解脱之道,不论佛法道法,古人比喻为“渡河筏子上天梯”(张紫阳语),佛在《金刚经》里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佛教把传法比喻为渡人,渡人就需要船。修解脱道的任何法门都可以比喻为渡到彼岸的船。

“船上渡善人”,说明要求得解脱、要修道成就,必须是善人。佛教有句联言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年我在终南山修行时,遇见了陕西的一位老书法家祖先生,他当时给我用书法写了这句话,故记忆极深。不善,就难以救渡了。《阿弥陀经》上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里没有恶人,全是善人,恶人到不了极乐世界。

所以,这句诗告诉我们,修道学佛,一定要做一个善人、善良之人。善是德的根本,德是善的体现,没有善也就没有德。《国语·晋语》里说:“善,德之建也。”德行的建立就是善。心地仁厚,品质敦厚是善的基本内涵。

《说文解字》里说:“善,吉也。”善是吉祥的事情,或者说“善能致祥”、“修善纳祥”。中国道教有很多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是劝人修善求仙的经典名著,其中有名言云: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这是道教对善道与修仙本质的论述。《太上感应篇》的基本内容、思想,来自葛洪的《抱朴子·微旨》、《抱朴子·对俗》两篇,而劝善修仙本来是道教基本思想,从张道陵创立道教就已经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如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历代丹道家都奉行之。如张伯端《悟真篇》里有诗《绝句》、《西江月》词:绝句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西江月》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虎兕刀兵不伤,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这一诗一词讲明了修仙必须修德也即必须修善的道理,没有德善,也就没有神仙。文德树上衡,修道者要有文采,要有文德,要以文章、文德树立标杆、树立风范。衡,秤杆,泛指秤,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如衡鉴。上衡,上等的是非善恶标准。我一直鼓励和我一起修道的道友写文章,写“修学日记”,不会写也要学,要努力写。文以载道,必有大用。诚彻的文采很好,只是不自信。《澄源的小散文》系列里,收录了一篇诚彻写他父亲的文章,朴实,细腻,感人,从中可见诚彻有非常好的文学潜质。我希望诚彻一定要坚持写修学日记,慢慢地,就能写好文章了。就我而言,自认为还是一个会写文章而讲文德的人,希望读我文章的人能受到良好的影响。文德在这个网络时代太重要了。对于我等修道者、弘道者,不传播邪见,不写误人慧命的文字,不写有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文字,不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文字,就是文德。一念到九九,修行的高级境界,能一念开悟,能“一念承上炁”。能“一念三千”。一念,非常重要。到九九,直到最终成就。九九是重阳之数,也是纯阳之数,也是阳数的极致,代表修道的终极。仙道贵阳,修到纯阳,就是彻底成就了。道教史上,王嚞,字中孚,号重阳子;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一念到九九”,借用佛教的一句话,就是“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拿《西游记》演道的故事讲,就是唐三藏从初发心去西天取经,到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成“南无旃檀功德佛”。张老师的每一首灵应诗都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典故、佛道精义,如不详细注解,大家会轻易看过去而不了了之。对每一首灵应诗都应该深思之,观照之,奉行之,这样,这些灵应诗就成了口诀,成了修行指南。

*淘宝网址: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