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第26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四月芳菲,书香满园,在春光旖旎的季节里,衡山路小学开展了以“阅读,遇见最美的自己”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童心如歌,书香如蜜 GoodthingswillhappeninApril. — 书中似乎有香气吸引着我们,我们是一二年级的“小豆丁”,要把书中的甜蜜分享给大家。低年级同学在快乐阅读后,挥舞手中画笔,绘出我最爱的读书推荐卡。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愿书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绘声绘色,悦读阅美 GoodthingswillhappeninApril. 图书馆里欢乐多,我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也要爱护图书哦!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精美书签,放到学校图书馆里,方便大家借阅读书时做好标记。 ■April 读书微课,共享成长 GoodthingswillhappeninApril.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们的“小小讲师”精心备课,用心录制了一节节微课视频,将读书的喜悦传递下去。 April. 读写结合,抒心写意 GoodthingswillhappeninApril 人心如良苗,得养才生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完一本好书,将胸中心意抒发分享,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亲子共读,爱的陪伴 GoodthingswillhappeninApril. 人心如良苗,得养才生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完一本好书,将胸中心意抒发分享,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亲子诵读《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第一部分学生读书笔记衡山路小学班董昱呈 今天,我又和爸爸谈起了《老子》第十三章,这一章我和爸爸讨论过多次。 爸爸希望我做一个独立的人,独立指的是人格独立,不依附于他人。独立的人,别人(特别是上级)夸一下他,他不会觉得“啊!我受宠了!”因为别人只是觉得你做的事,或者你这个人很好,点个赞就是了,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没有什么受宠不受宠。 不过不独立的人,就会讨好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就是“求宠”,如果得宠,当然会高兴,因为得宠了呀!不过高兴之后也会害怕,因为如果失宠了该怎么办?一旦失宠,他就会觉得受辱,“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独立的人,就不会觉得这是宠,自然也就不会“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了。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宠为下”,批评了宠辱若惊的处世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的是,老子提倡的是“宠辱不惊”。 爸爸还给我讲过另外一个故事:晋代伟大的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在一个地方当小官,有一天,一个上级来检查工作,为了勒索好处,对陶渊明百般刁难,于是陶渊明怒气冲冲地撇下一句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意思是“我不能为了这点工资讨好你”,这就是典型的宠辱不惊的例子。 说得好!“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对此我有两点感悟:孔子曰:“君子不器”,一个君子不能像一个器物一样被人随意使用。而且不能宠辱若惊,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与别人的合作和交往。 第二部分父亲读书笔记董方蓥 《老子》第十三章是我和程程最常讨论的一章,我希望程程保持如婴儿一般的本心,以独立求自强。王弼解读本章,说:宠必有辱,荣必有患;苏辙则说,古之达人,惊宠如惊辱,知宠之为辱先也。每个人是生在天地之间独立的存在,生命本身自带不证自明的尊严,独立、爱身、不依附、不受辱。我经常对程程说,你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人,发出你作为这个人的光,没必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人格,求宠必得辱。当然啦,人格独立不代表要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保持了自由独立之人格,并不影响你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之间的合作与妥协,伟大的事业,永远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亲子阅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 衡山路小学班王珠宇和妈妈 王珠宇妈妈: 今天读《朱子治家格言》,颇有感慨祖宗的智慧: 一、做事的智慧 如“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提前计划,早做准备,不要在用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前期的积累,悔之晚矣。 二、子女教育的智慧 如书中讲“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是在告诫我们,儿女不管聪明不聪明,认真学习知识,特别是圣贤经典智慧是必须要做的。 三,做人的智慧 比如“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是说,帮助别人,不要去惦记,莫求回报;接受别人的恩惠,切莫忘记,以便日后适时回报,又比如“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是提醒人们,要做有责任感的人,要志存高远。做任何事,以国家利益为首,不应该把个人利益放在前面。 这些优秀文化瑰宝,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应该继承并发展,以便为实现中国梦和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王珠宇: 古往今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但凡有成就的人,家中一般都有家训,比如诸葛孔明的《诫子书》,又或是朱熹的朱子家训,今天重读《朱子治家格言》,又读出了不少警句,受益匪浅。 如“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告诫我们,凡事要提前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要用的时候发才发现还没有准备完善,作为我们想要将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现在就要认真学习。又如“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是说我们不管多么愚笨,老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是必须要读的。“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是要告诉我们,读圣贤书并非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习圣贤的智慧。 国学经典是我们的国宝,作为新时代祖国的花朵,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学习圣贤智慧,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老人与海》读后感 衡山路小学班吕展赫 “老渔民桑迪亚哥最近运气糟糕透了,连续84天没捕到鱼,连长期和他做伴的孩子曼诺林也被父母叫走了,他决定到深海区区找回运气;第二天早晨,孩子送他出海,并祝他好运,桑迪亚哥的钓钩被一条大马林鱼咬住,他随即与这条大鱼展开周旋,但这条鱼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最后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强的意志啊!但在归程中又不幸遇到鲨鱼的袭击,于是老人和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回港时只剩下完整的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但是他这种坚持不懈,自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故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桑迪亚哥因为很久没有捞到鱼,生活都成了问题,可是他并没有灰心,在朋友的鼓励下,继续爬上渔船去深海里打鱼。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也要学习他顽强不屈的精神。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书里的那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打败”,我感觉这句话给我了无穷的力量,让我变得越来越坚强。 爸爸:吕峰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经典之作,在儿子的要求下,重新浏览了一遍。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一位渔民老人尽管饱受磨难,谋生之路几度中断,却又乐观自信,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故事。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因为起点不同、环境不同,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有的人一遇见困难就退缩,不会发掘自身的潜能,总是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就会迎难而上,像文中的桑迪亚哥,作为一个渔民,已经快三个月没有打到鱼了,却依然斗志高昂,也像我们“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凭借满满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挑战大山。 我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千万不要做“缩头乌龟”,而是应该向桑迪亚哥和愚公那样,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亲子阅读《鲁宾孙漂流记》 衡山路小学班张源朔和妈妈 妈妈: 读书是人生的一大积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拼搏的意志,更能丰富课外知识与大脑的智慧积累,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一般的家长多,“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亲子阅读时间,每天午饭后,就是我们快乐的读书时间,在和儿子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亲子的美妙与神奇,每次都乐在其中,回味无穷! 我们在读《鲁宾孙漂流记》的故事时,一起享受书中的喜怒哀乐,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顽强不息的精神和超强的生存潜力,给孩子讲解碰到困难时,要像鲁宾孙在困难环境中顽强不息的精神,不能够遇到困难就逃避,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它,要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快乐,走进了孩子的世界,知道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更加懂得了如何与他相处,亲子阅读,妙不可言! 张源朔: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每天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阅读,古人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打开了我的眼界,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量,我经常沉浸在书海里无法自拔。当然,有时候我和妈妈也会共读一本书,互相交流学习,《鲁宾孙漂流记》便是我们共读的书本之一,这本书讲述了爱探险的鲁宾孙.克鲁索在一次航海中遭遇台风,流落荒岛,在岛上开始了他长达28年的生活。鲁宾孙那坚强勇敢,善于思考,不畏艰难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抛开是否能活下去这个问题,独自忍受着寂寞,这种精神是我们没有的,所以他令我敬佩。 亲子阅读的好处多多。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着自己的看法,这令我们都受益匪浅,且互相更加了解,亲子关系更近一步。 亲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衡山路小学班施昱竹和妈妈 施昱竹: 今天很高兴和妈妈一起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位遇险的航海商人—鲁滨逊独自一人飘流到一座荒岛,在令人绝望的环境下,他克服着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的意志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19天,终于遇救返回自己故乡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佩服鲁滨逊的坚强,同时也很钦佩他的乐观精神。初到荒岛,鲁滨逊因为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板都要24天。但他从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让他在荒岛中过上了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的生活。鲁滨逊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星期五”。 鲁滨逊做的这些事情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大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完成的。看到这里,我不禁反省以前,我做事一旦不成功,就会气馁,然后就不做了。我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像鲁滨逊那样,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想想我的生活,不知要比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时候幸福多少倍,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做一名持之以恒、敢于攀登的好少年。 妈妈: 在我以往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中,以为给她优越的生活条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就足够了,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我想可能有一部分的家长和我是一样的。 直到陪伴孩子阅读了《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在增进母女感情的同时,也让我仔细品味了一个人生的好故事:虽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但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险漂流到荒岛上生存,他没有粮食储备,没有生活用品,离开了社会,离开了集体,怎么能生存下去呢?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先是靠几把鸟枪打猎度日,还不断的驯养禽兽,种植农作物,自己做衣服、自己治病。靠着自己强大的毅力和不断的努力,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了二三十年,直到获救。 看完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鲁滨逊这种生存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不就是从有生活自理能力开始,然后才逐步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吗?由此可见,养成自理生活能力对一个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啊!在以后的时间内,我决定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她学习简单的烹饪、缝洗衣服、整理收纳等,虽然和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独立生活比起来还差得很远,但这也能为她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我的女儿一定会拥有最广阔的天地。 亲子共读感悟 衡山路小学班孟凡博 孟凡博妈妈: 在“亲子共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贵在坚持,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最初,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探讨交流,发表合适不同的观点,慢慢孩子长大了,便有了自己的阅读时间,沉浸于书海,成了他打发无聊最好的方式。在父母的生命里,陪伴孩子成长,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 孟凡博: 读书是一项伟大的运动,我喜爱读书,也喜欢体验书中每一个角色间的悲欢离合。随着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同时,我也总结出了一套阅读文章的方法。首先,在读文章前,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其次,在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能更好地领会作者想表达的主要意思。然后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记下来,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深意。此外,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性格。这就是我的读书心得! ??书是知识的源泉,涓涓地灌溉着我们的心田;读一本好书,使我们懂得,天有多阔,地有多宽;读一本好书,使我们明白,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孩子们爱上读书、喜欢阅读的美好时光才刚刚开始,与书为友,与书作伴,让我们将读书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撰稿:陈薛俊怡 摄影:黄蕾、孟凯丽、田甜、赵婧、刘丽、杨玉霞等语文老师 编审:李丽张晓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