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书信,曾经是祖辈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是维系家人对外联络的一种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当年,白衣港偏僻闭塞,既不通电灯,也不通电话,更没有互联网,乡亲们与外界的联络全依赖于“家信”了。 小时候,经常给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代写家信,他们眼中老是流露出感激的目光。长大后,方知晓“鸿雁传书”、“柳毅传书”等感人故事,方领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还有那“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和“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佳语报平安”的心境。的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莫讲战争年代,就是和平时期,家书的影响与作用直抵人的心灵深处。记得年,我从学校带来了爹的一封信,信是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建设兵团一个卫生所寄来的。爹不识字,开始有些莫名其妙,莫非前世积了德,怎么突然冒出个新疆亲戚?想了半天,他颤微微地拆开信封,抽出信纸,上面写满了一行行娟秀的文字,我念了起来:“大哥,离开你们二十多年了,不知你们过得怎么样,实在对不起,今天才给你写信。是我不该瞒着你,从大浦火车站爬上火车,到衡山县城参军,体检合格后,随着八千湘女坐了半个月火车,才到新疆……”我慢慢地念着,爹一边听,一边流泪,他是何等兴奋和激动,字里行间跳动的是兄妹手足情深的气息与惦记,没有掩饰,不带功利,只有沉甸甸的深情:“金玉,我们以为你死了,没想到你还活着。这个死丫头,就是不听劝,硬是要去参军,现在好了,有出息了,活着就好,过去的事还计较干吗?赶快写回信,要你姑妈全家回来……” 年春天,姑妈收到爹的回信后,带着姑父和三个儿子回家了。姑妈身材不高,与爹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姑父穿着四个衣袋的军装,是部队一位团长,三个男孩一个比一个大,就是少个女儿。他们在家住了半个月,一眨眼就要启程了,临走时依依不舍。看到爹有三个女儿,姑妈想让姐姐做她女儿。娘没同意,姐姐没被抱走。走了很远,爹娘还在送,姑妈还在回头:“不要送了,以后多写信……” 从此,爹与姑妈天各一方,兄妹的交往全靠鸿雁传书。“家信”成为维系白衣港与外界联络的“天使”,也是每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快半月没看到信,爹碰到邮递员就会问:“有我的信吗?”如果有信,就喜在眉头笑在心,若是没有信,则产生一种失落感:“忘记当哥的了?” 做梦也没想到,年,我背着“蛇皮袋”来到衡阳市微生物厂打工。离开爹娘、乡亲与女友,思绪万千,夜不能寐。当晚,我饱含深情,给恋人写了一封家信寄回家乡,同时,抄了一份寄给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特快家信”栏目组。 过了几天,我拧开收音机,伴随《祖国啊,我永远爱你》的欢快优美旋律,耳边传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男播音员那亲切甜美圆润的声音:“久英,弯月如钩,万籁俱寂。人往往是这样,常在故土时,也许看不到她的可爱之处,可一旦即将离开她时,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油然而生……生活是一条长长的河流,无论走得多么远,乡村是我不时回望的源头。在乡下,我们一起春耕,一起播种,一起劳作,天天有见面的机会,而今,这种机会被无偿地剥夺了。我们感情的交融,只有寄托于空中的鸿雁了。请你相信,我会倍加珍惜这种感情的……” 一封《特快家信》,请您查收! 听完这封“特快家信”,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伴随着《风声说珍重》的醉人音乐和播音员的深情叙述,我如醉如痴。遗憾的是,由于乡村闭塞,电台播出这封信时,恋人还没有收到这封信。当载有这封“特快家信”的无线电波回荡在白衣港上空时,乡亲们正在忙着“双抢”,没有几个人听到,这是一种多么遗憾的事情呀。可惜,当时没有录音机,将这个节目录下来。好在节目组后来给我寄来了这些文字资料。那时的广播电台真正与广大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呀。 记得年,在我人生道路上遇到一连串挫折,精神受到极大压抑的情况下,电波里又播出了衡阳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秦德夫写给我的信:“新平同志,很高兴地结识你这位在乡野成长起来的农村作者,从你那流溢出浓郁泥土芬芳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你那追求事业之心没有泯灭。你的每一篇作品几乎都饱含着质朴而可贵的农民思想感情和乡野风韵。你是农民的儿子,你和种五谷杂粮的乡亲们心心相印,你把笔端伸向村寨农舍,细腻地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说,你的创作源泉是都市里的笔杆子们羡慕的。世上不公平的事古己有之,永远有之。但是,成功偏爱与逆境中的人作伴。风物长宜放眼量。天边风月的春天总有一天会属于你的。你的朋友德夫。”听完电台编辑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次日,我从乡下赶到电台,紧紧握着秦主任的手,无声的泪水涌出了眼眶。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周写信、读信、盼信成了我最充实最快乐最痛苦的事,那句平常的“见信如面”,排解了我想家的苦闷与乡愁。村里的人当上兵或考上大学,通过书信彼此交流,谈理想、论人生、道爱情、诉乡情,自然会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特别是有些年轻人,捧读着对方寄来的“情书”,那种羞涩、甜蜜、心跳与幸福的感觉顿时涌遍全身,周身热血为之沸腾。 信来信往,串联的是山里山外的牵肠挂肚。当年,乡邮员只把报刊信件送到村部,而远远近近的信件传递,全靠村民与学生义务完成。每次经过村部,我必定去看有不有自己的信件,即使扑了个空,也从不失望。如今有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