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墨水,乡土路,衡山西南,白云深处, 一个小村子里, 有一位耶鲁“海龟”。 别人出国留学, 为了移民、高薪、 驻扎大城市。 他留学归来, 却扎根农村。 他叫秦玥飞,托福满分,耶鲁全奖。 年,他以优异成绩, 完成了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 两个专业的学习, 并获得了文科学士学位。 熟悉他的人都说, 秦玥飞, 你这就是人生赢家的路线啊! 谁知道,他在“人赢”的道路上 猛地刹车拐了个弯, 头也不回地跑到湖南衡山县, 当农民去了。 回想起当初“回村”的过程, 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7月份他回国,正好碰上 湖南省招大学生村官, 用他自己的话说, “很自然地接上了”。 他的同学中,不乏 投行精英、硅谷英才, 只有他“格格不入”, 朋友们甚至觉得, 秦玥飞这把好牌, “算是烂在了自己手里。” 然而事实并非他们所想。 秦玥飞先当村官, 后建NGO, 把“名校创客”引入乡村, 并成为年感动中国人物, 今年,他还登上《朗读者》节目, 分享自己的理想与选择。 一转眼六年过去, 当初的风凉话早已消散. 而乡村生活的每一天, 都历历在目。 他还记得自己 “新官上任”的第一天。 开着摩托颠簸在山路上, 好久才到达贺家山这个小村子。 他的办公地, 蛇皮袋子包着漏风的屋顶, 一张行军床和一个书桌, 就是全部的家具。 条件这么艰苦, 工资每月也只有一千多元, 为什么要做村官呢? 秦玥飞说, 自己的人生理想, 就在乡村。 小时候家里穷, 父母都是蓝领工人, 一家人住在阴暗的地下室里。 儿时的经历, 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 要让更多人, 过上像样的生活。 然而,刚开始, 也不是所有村民 都理解他、接纳他。 他早晨起床, 想要打水洗澡, 就有村民议论道: “留过洋的人嫌我们这里脏?” “早上洗澡,好浪费水呀。” 他这才明白, 如果身上还保留着“外来气息”, 那么他这个村民眼里的“洋学生”, 就永远无法融入这个地方。 于是,他的行头 换成了解放鞋和旧T恤。 修家电,当零工, 秦玥飞随叫随到。 大事小事都能看到他 在村子里穿梭的身影。 渐渐地, 村民们越来越信任他。 他也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 各种外界资源, 嫁接到村里来。 村里留守老人多, 他就联系耶鲁设计专业的校友, 设计了一所田园式敬老院。 独卫、热水器、壁挂电视, 还有生机勃勃的菜圃鱼塘, 和一般人眼里的敬老院 大不一样。 年,湖南遭受大旱, 耕地干裂,庄稼渴死, 但贺家山的稻田 却郁郁葱葱。 这有赖于秦玥飞 改善的水利设施, 保全了庄稼的生长。 拿着死工资, 一年攒下一万多块, 全花在了来回跑的路费上。 秦玥飞意识到, 自己是村子和外界沟通的渠道, 但同时他也明白, 光靠外来的“注血”, 不是长久之计。 想让乡村蓬勃发展, 靠吃“救济粮”是不够的, 自己现在还可以拉资源, 可两年任期结束后呢? 要让乡村“造血”, 那就创新创业。 做项目,找融资, 同学们的产品, 都是高大上的互联网相关, 而他,打造了一个 名叫“黑土麦田”的公益项目。 他号召更多 像他一样的大学生, 带着年轻的智慧 走进乡村, 把当地生态农业做成产品, 利用互联网思路销出去, 创造利润, 帮助村民过得更好。 在这些年轻人的努力下, 许多不为人知的乡土村落, 用自己的特色产品, 惊艳了外面的世界。 紫盖峰山脚下的白云村, 野生山茶树相连成林, 良田千亩成片, 山茶油和湘莲, 深受城里人喜欢。 浪漫的湘西花垣县, 奇石山峰,静水深流, 有亟需保护的古苗寨。 手艺精湛的苗绣, 每一件都是 文艺青年的心头之好。 还有江西宜春的有机水稻, 山东德州的六和农牧…… 苞谷烧、山茶油、百花蜜, 有了精美的包装, 还有了销售渠道。 没人能想过, 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小伙, 把古老的村子也带得“洋气”了。 为了号召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 他跑到各大高校做演讲, 以他的切身经历告诉这些莘莘学子, 为农民做点实事大有可为。 年, 第一个村官任期满。 他没有接受组织提拔, 而是选择到另一个村, 接着做起了村官。 多少回到乡村的故事, 主人公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 接着小资浪漫。 而中国乡村的真正困境, 那些美丽淳朴之外的落后面貌, 却很少有人想去改变, 也有很多人深感无力改变。 秦玥飞的六年乡村之路, 或许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在知识变现的今天, 乡村有太多财富可以挖掘。 年, 秦玥飞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评委写下的评语是: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 你选择后者, 脚踏泥泞俯首躬行, 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 洒下的汗水是青春, 埋下的种子叫理想, 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 静待收获的时节。” 最近, 秦玥飞和他的小伙伴们, 还上了央视的《朗读者》, 连董卿都为他们义务打广告。 如今,乡土创客 已不止秦玥飞一个人。 他的团队里的成员 不乏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学生。 喝洋墨水,走乡土路, 正在成为新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