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地图路线怎么走 http://m.39.net/news/a_8589974.html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先后印发了《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推进阳光校园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提出建设校园文化要坚持政治性与引领性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和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六性三统一”原则。全市中小学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校“特色办学、精致管理、品质立校”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典型学校。近期,市教育局将推出“校园文化”建设专题,带领大家走进中小学校园,通过典型引领,为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提供样板和参考。 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是一所“培育面向未来,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适应未来生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学校。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办学理念提升、空间文化架构、集群式课程落地等方面的思考与实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科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求真教育”文化,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学校,一个求真、向善、尚美的精神家园。 一、红色传承,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整体架构为“三区四馆五中心六主题”,让红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三区”分别设计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主题鲜明、标题醒目的宣传教育标语,在校宣栏、党建室、少先队队室等红色阵地把党史、少先队发展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贯穿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里。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设计开展红色教育,让学生从小在心中种下红色种子,把自己的成长自觉地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牢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生态“十个一”,聚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以“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为载体,顺应学校环境和学生需求,打造体育馆、舞蹈馆、梦想剧场、图书馆和“十个一”好行为主题的楼梯文化。体育馆设计奥林匹克精神主题,引导学生展现体育技能;舞蹈馆利用艺术元素设计成一个让学生感受美、展现美的艺术天地;梦想剧场的设计为学生展现梦想中的自己提供了一方小舞台;图书馆设计了席地区、沙发区和座椅区,以学生绘制的图书馆借阅制度、卡通形象来丰富阅读文化、提升阅读氛围。学校利用七挂楼梯,紧扣“十个一”的10个方面,展示学生收获的成果。通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和体育节等各种校园文化节,推动“十个一”落地,培养有“真品德、真知识、真健康、真懂美、真能力”的学生,实现五育并举。 三、集群化空间课程,搭建师生创新教育的舞台。 空间即课程,体验即教育。学校以“本真”为原点,以“发现”为支点,以“生长”为落点,规划“集群式空间课程”,打造“五度空间”:一楼智能探究中心——探索创新发现科技之魅,打造STEM、VR/AR、开源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二楼戏曲艺术中心——唱念做打发现艺术之美,打造京剧、黄梅戏等五大传统剧种,彰显梨园百花的魅力,达到浸入式的文化渲染,培养学生懂美、尚美的艺术品格。三楼分享体验中心——交流抒发发现分享之乐,重点打造“一起吧”、“名人百家”,通过中外名人、身边名人树立榜样,让科学家的精神、英模的事迹感染学生心灵,引领学生成长;四楼国学启慧中心——传承经典发现人文之雅,基于《吟诵》《中医启蒙》《我爱中国字》等传统特色的走廊文化,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展示空间。活动区为强体健魄中心——健康固本,学校设计了操场东南角19棵30多年的老杨树:木质标示牌、石头画小路、海草迷宫……让此处成为孩子们寻找童真、发现童乐的游戏天地,成为六年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学校打造“精细立教,大气育人”教师品牌,通过校本教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智慧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发展内驱力。在我校承办的全区智慧教学课例展示现场会上,有三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作了经验介绍,并被央广网、大众网、齐鲁网、中国教育在线、青报教育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还登上了学习强国。楚燕老师在全国“AI聚智共创未来”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大会,做了《趣说分类》的说课展示。学校不仅搭建舞台展示教师风采,还引导教师讲好思政课,并让老师参与校园文化创建,让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 四、智能特色,营造科技氛围,培养科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学校创新设计智能图书馆、智能书柜、智能实验室、声控机器人等,营造出拥有浓厚现代感的育人环境,通过阅读、机器人等课程实施,让学生体验感知智能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感受到未来已来。作为山东省人工智能试点校,学校让人工智能探究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种数据测量、收集和分析,实现为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校园文化建设是最高境界的学校教育。我们将不断丰厚“求真教育”文化的内涵,厚植于传统文化,鼎新于现代文化,努力使学校文化建设更具生命力、生长力和可持续性。 供稿 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处、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 ●青岛六十八中: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青岛宾川路小学:文化浸润成长,空间孕育力量●青岛五十七中:五育并举,全面构建校园文化课程体系●青岛艺术学校:融艺术之美铸党性之魂●青岛五十八中:推行精致管理,打造阳光校园●市北区实验初级中学:培厚校园文化,凝聚育人力量●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崂山区实验小学:和美育人,提升校园文化育人价值●城阳一中:文化育人,培根铸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青岛市教育局政务新媒体“青岛市教育局”()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