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0/8833356.html 在好书里探险, 意味着跋涉人心的一切高原与高峰。 闲适的情绪,愉快的思想, 都躺在我周末的怀抱里。 本大众好书, 让每个人享受独一无二的阅读时光。 一、与自然相遇1.自然文库:追溯人类对自然也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历程。 我们现在应该从什么角度认识博物学,认识自然,认识宇宙万物? 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从哪些方面入手出版这类图书? 无论是花开花落,水断水流,日升日落,那都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它本身并没有生命,只是因为有人,它才与生命相关,它才有了灵魂。 要从人出发来认识自然,认识宇宙万物,具体来说要从人类特殊的种属特性来认识自然,认识宇宙万物。 书目: 《鸟的感官》 《探寻自然的秩序:从林奈到E.O.威尔逊的博物学传统》 《羽毛:自然演化中的奇迹》 《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 《鲜花帝国——鲜花育种、栽培与售卖的秘密》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种子的故事》 2.莎士比亚风物三部曲:莎士比亚,一切舞台掌声、欢愉和奇迹的来源,大自然优雅的表达者。看花园、飞鸟、少女如何塑造芬芳的莎翁、灵动的莎翁,以及海涅笔下多情的莎翁。 我这里所要介绍的、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所画的妇人和少女的肖像,就证明了情况恰是如此,而这些肖像之精美自不必说。……无论如何,我希望这本书会给家乡的朋友们带来一点愉快。愿他们看到这些女性美丽的容貌时,能够扫去缠绕在额头上的阴郁。 ——海涅(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书目: 《莎士比亚的花园》 《莎士比亚的鸟》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 莎士比亚博闻强记,其学问博大精深,博物学视野下的莎士比亚研究异彩纷呈,趣味盎然。这充分说明,文学是人学,更是天学,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本书是文学与博物学结合的典范。——北塔(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秘书长) 请连同石竹花一起带来 粉色和紫色的耧斗菜, 请带来情人们佩戴的 沁人的康乃馨和美酒面包。 ——《霍比诺尔之歌》 将散落在莎士比亚26部著名剧作中的百余种花园植物集中呈现给读者,重现姹紫嫣红、百草丰茂的花园美景; 考察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四十余种鸟类,展示五彩斑斓的羽族生命的独特魅力; 展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45位少女与妇人不同的爱情与命运,感悟世间人生百态。 3.《生肖日历:锦鸡吉祥》:商务印书馆年馆庆纪念图书;荟萃博物学知识宝库,手边袖珍博物学图书馆;每一位生肖属鸡的朋友,都值得拥有一本! 即将上市:《生肖日历:灵犬旺年》 4.博物之旅:一座浓缩的西方博物学历史舞台,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 诺奖得主莫言说: "鸟兽虫鱼是人类的朋友,亦是科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著名主持人朱军说: “三百年西方博物艺术经典纷至沓来,璀璨耀眼; 千万行海外自然探险文字扑面而入,夺人心魄。 博物艺术之旅开始启航!” 著名画家范曾说: "《博物之旅》岂只识鸟兽草木之名,其色泽状貌,宛在目前。莫言得灵感,吾则得范本,其所裨益,因人而异,非可一言以尽。杨振宁先生对此书寄以厚望,岂偶然哉?" 书目: 《发现最美的鸟》 《发现最美的昆虫》 《发现瑰丽的植物》 《发现奇异的动物》 《发现神秘的水生生物》 5.自然观察系列丛书:从花鸟鱼虫等自然物入手,从日常生活的都市观察入手,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而又宏大的自然。 观察是走进自然的第一步。 你可能不知道一朵花的名字,但是你观察到了颜色、气味和形状; 你可能不知道一棵树的名字,但是你观察到新芽、落叶及树皮; 所以,学会观察、观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书目: 《爸妈必修的堂自然课》 《自然老师没教的事》 《昆虫QA》 《植物QA》 《野鸟放大镜食衣篇》 《野鸟放大镜住行篇》 《野花》 《野果游乐园》 《昆虫脸书》 《鸣虫音乐国》 6.《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一花一树一世界,等你驻足欣赏。一起走进那些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芙蓉 7.《怎样观察一棵树: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大自然经得起最仔细的观察,一起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北美鹅掌楸萌发的叶片和叶状的托叶像花一样美。 8.《怎样观察一朵花:发现花朵的秘密生活》:谁都见过红色的玫瑰、蓝色的鸢尾和黄色的水仙,但是只有我们真正仔细地查看一朵花时,一个美丽而精妙的新世界才呈现出来。 小白屈菜呵,一遇到阴雨寒天, 便畏缩、闭拢,像许多野花那样; 一瞧见太阳重新在云端露面, 便怡然舒展,与阳光同样明亮! ——威廉·华兹华斯 (WilliamWordsworth), 《小白屈菜》 (“TheSmallCelandine”,约年) 9.《盖娅时代——地球传记》:正如人体由细胞构成一样,地球是所有活着的生物构成的有机体——盖娅,亦即地球。 地球有着像其他活的生物体所具有的有组织的、独立的外观,包含着各种信息,并以惊人的技巧把握着太阳。 ——路易斯··托马斯《细胞的生命》 10.《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将带我们经历一场地下冒险.寻找我们星球最重要的守门人,“撬动”整个地下王国的自然史! 11.《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结合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古代与现代博物学视角,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传统花卉的一种全新视角。 12.《野草离离——角落中的绿色诗篇》:且驻足聆听,那些角落之中生生不息的野草。 在肆意的践踏中,在卑微的餐桌上,在忽略的时光里,如何吟唱三千年的荒野长歌。 13.《猿猴家书——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第一本以书信形式介绍灵长类及其进化的科普书。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14.《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苔藓册):国内首本便携的野外植物识别手册。精选中国南北各地苔藓植物代表种88科属种。可供国内大多数省市的自然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作参考。 15.《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衡山册):精选以衡山为代表的湖南地区植物科属种。可供华中地区湖北、江西等部分省市作为参考。 镇山之宝——绒毛皂荚,这种全世界仅存2株野生植株的衡山特有植物,现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6.《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祁连山册):精选以祁连山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植物80科属种。可供甘肃、青海等部分省市作为参考。 17.《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荒漠册):精选荒漠(沙漠、砾漠和盐漠)植物46科属种。可作为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野外鉴定分类的参考。 18.《昆虫的私生活》:一次昆虫世界的传奇旅程,“昆虫告诉了我们一个不易接受的真相:你不需要大脑也能做大事。” 19.《我的花园、我的城市和我》:一座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容纳野生生物,记述在初次尝试园艺的一年里发生的种种奇遇。 20.《花园的哲理》: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创建一座美丽的小竹园。但是,我怀疑园艺师能把世界纳入他的竹园中。 二、名师讲堂21.《从中医看中国文化》:中医不只是看病把脉的技术。中医与儒道是国学的一体两面、不可偏废。 我们找回对中国文化的“敬畏意识”,共同对着文化存有意识而新奇惊讶,就好像再一次注视了不落凡近、无穷无尽地天空的星体。 名师讲堂·李建民 李建民,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客座副教授,并执教于台湾清华大学与台北大学,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他主要 年以来,王则柯教授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作为富布赖特学者访问美国密歇根大学;年3月曾应邀到荷兰梯伯格大学担任经济学研究中心首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与美国数学家斯蒂芬·斯梅尔和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有过互访的交往。 29.《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选择中华传统礼仪中最重要和最有现实意义的学理、经典,冠、婚、丧、祭之礼的仪式及其人文内涵,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种如何体现中华礼仪特色等内容。 名师讲堂·彭林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厉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陈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等。 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古代礼学以及《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经典。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人生》等,主编《中国经学》,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三、历史的回响30.《国史通鉴》:一套书了解中国历史,用学术态度撰写的“普及性”历史著作。 书目: (1)《天下大势:远古先秦卷》 从中国远古时代三皇五帝、尧舜禹禅让开始,到夏商西周朝代更替和春秋战国的风云变幻,至秦始皇统一中国止。 (2)《山河万里:秦汉三国卷》 从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两汉三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势力之间的较量以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貌相。 (3)《乡关何处:两晋南北朝卷》 从西晋灭吴结束三国分立局面开始,到“八王之乱”、“永嘉之变”引发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突与融合,至隋文帝统一中国止。 31.《欧洲漫画史》:欧洲的漫画史,是艺术史,也是风俗史。从历史的哈哈镜里,窥看真相,感受幽默与智慧。 欧洲漫画史(上卷):古代—年; 欧洲漫画史(下卷):—年。 漫画在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放映了历史的真相; 每卷各包含余幅漫画,生动地勾勒出欧洲历史文化变迁的轨迹。 《欧洲漫画史》采撷余幅漫画,生动再现欧洲历史文化变迁。从艺术的哈哈镜里洞察历史的伟大与幽暗,文明的荣光与苦难,人性的谐谑与荒诞。 32.巅峰之旅丛书:尽览各个学科诺贝尔奖的历史传奇。 书目: 《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诺贝尔奖和基本粒子》 《擎着光明的火炬——诺贝尔奖和文学》 《身体七巧板——生命调节与诺贝尔奖》 《破译生命密码——诺贝尔奖和遗传学》 《科学的双刃剑——诺贝尔奖和蘑菇云》 33.《上帝与天才的游戏:量子力学史话》:量子力学,是上帝和天才玩的游戏。世间的奥秘和人类的才智,构筑了量子力学百年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 量子力学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理论,人类所创造的最优美、最成功的科学艺术品。 34.《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一段逐渐消逝记忆的年代,一条浸染斑驳色彩的街道。走进北京最早的使馆区——东交民巷。 35.《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全景式地还原了抗战时期教会大学群贤毕至、艰苦办学的空前盛况,再现民国时期的场景与风物。 36.《孤帆远影:陈岱孙与清华大学》:我国一代经济学大家、教育家、著名学者陈岱孙先生前半生的传记,记述了陈岱孙先生与清华大学联系紧密的逾三十年(—)的人生经历。 37.《鉴真大师传》:鉴真在日本受诏被封为“传灯大法师”,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 “高僧传”系列: 《达摩大师传》 《鉴真大师传》 《慧能大师传》 《临济大师传》 38.《洪业传》:燕京大学重要学人——洪业翔实传记;简体中文版首次完整呈现;附录余英时先生学术致敬长文。年度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中国书业年度好书。 39.《我的父亲罗家伦》:商务印书馆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入围好书。 40.《长相思:梁实秋与程季淑》:家庭中的聚散离合、生老病死、学业生计,都跃然纸上,而浸染其中的浓浓亲情则无处不在。 41.《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 抗战大迁移丛书书目: 《伏线千里——抗战时期金融机构大迁移》 《筚路蓝缕——抗战时期厂矿企业大迁移》 《乱世飘蓬——抗战时期难民大迁移》 《烽火薪传——抗战时期文化机构大迁移》 42.《帝制往事》:纵览中华两千年帝制,悠悠历史,荦荦大端,逐一分解;深入浅出,一本书读懂中华帝制! 43.《逝者如斯集》:五四运动健将罗家伦忆往思故之作——点滴回忆描摹,剪辑民国之风貌;罗家伦之女罗久芳亲自修订,据作者口述遗稿补缀相关篇目,首次呈现。 44.《从上海圣约翰到联合国》:一位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年青人,做了三十年的联合国公务员,走遍了80多个国家。让我们通过他的个人经历,去了解联合国(UN)。 45.《油王:洛克菲勒在中国》:一个美国家族与中国交往的百年历史,重点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在医疗慈善事业中的开拓作用,也阐述了洛克菲勒慈善网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怎么促进了美国对亚洲文化的理解。 46.《北京伽蓝记》:追溯北京数百座寺院因缘,探寻佛教千余年文化传承。 47.《乐山纪念册,-》:少女眼中的抗战烽火和大后方生活,武汉大学避难乐山的珍贵回忆。 48.《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以人物为经,以教科书编纂为纬,以翔实史料与温情敬意,重返民国老课本的编纂现场,细致呈现近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转型历程。 49.《史与物——中国学者与法国汉学家论学书札辑注》:回溯中国人文社科知识体初建期学术盛况和中外学术互动的分析与展示。 四、触摸生活50.《食林广记》:吃,是扯不断的离骚,更是逃不掉的家乡记忆和情感烙印。 51.《时蔬小话》:最熟悉的陌生人。唯时蔬与爱不可辜负!一餐蔬菜博物学的盛宴。 52.《一个人的地理》:一个人所走过的时间和空间,便构成了她的地理…… 53.《十城画记》:城市既是永存的,又是变化的;既是客观的和身外的世界,又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 54.《寻城记?南京》:“寻城记”的意义在于“寻”,寻找那些已经淹没在城市中的历史痕迹。 “城市家园读本”丛书: 《寻城记?杭州》 《寻城记?广州》 《寻城记?武汉》 《寻城记?重庆》 《寻城记?成都》 55.《归零》:归零乃参无尽缘起,如实方现无限风光。跟随台湾著名禅者林谷芳习生活禅、悟世间法。 林谷芳作品: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千峰映月》 《画禅》 56.《又·十年去来》:台湾著名禅者、文化评论人、“中华文化人物”林谷芳先生,再续“十年去来”,以五百次两岸往返之观照,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言。 57.《亦文亦舞》:是对舞蹈的深入观察,也是对舞台的深情感悟。是对身体语言的揣摩,也是对灵魂密码的破译。是书写,是对话,是现在进行时的分享,是对起舞在每一个当下的召唤。 58.《爱上纽约世界舞台:纽约表演艺术之旅》:把握文化潮流的时代走向,感受世界舞台的重重惊喜,发掘表演艺术的无限可能。59.《书法艺术概论》:余帧精美图片,图文并茂,书法大家深入浅出讲解书法艺术核心要义,一卷在手,学会欣赏中国书法。60.《应用文写作教程》:系统论述了写作者应有的素养以及写作的基本原理,涉及行政公文、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贸文书、科技文书、传播文书、日常文书、礼仪文书等。 61.《典藏幽默》:可作为教师讲课、学生作文的案例使用,也可作为工作繁忙的成年人的休闲阅读文本。 62.《个性:君之如是,何以致之》:以人文的和科学的洞察力,概括性地说明人在测量与表示性格和个性在各方面的巨大差异程度的同时,帮助读者了解自己在性格上存在的危机和潜力,以及如何能最有效地运用自身的力量。 63.《走向新建筑》:“一本奇书”、“一本极重要的书”、“一本永远不会磨灭的书”,“它把几千年来的建筑价值观颠倒过来了”。 64.《美术馆十讲》:在书中看尽美术馆的前世与今生;在美术馆中领悟艺术的表与里。 65.《态度——茶人与技艺文明》:手艺的态度,茶人的态度,其实都是时间的态度。 系列书目: 《醒悟——茶境与自然文明》 《静雅——茶心与演绎文明》 66.《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