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田家双 商店的别名 宝号 敬辞,称别人的商店、店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当日曾经劝过东家,说宝号的招牌是冒不得的,他一定不信,今日果然宝号出来告了。”《狄公案》第十三回:“吴小官道:‘敝东是本地人氏,住在寨内,已有几代,名叫陆长波。不知尊家在北京哪家宝号?’”另,称神及僧道法号的敬辞。明叶宪祖《鸾篦记·合篦》:“玄机宝号多声誉,与温郎许谐鸳侣。”清袁枚《续新齐谐·心经诛狐》:“是夜妖至,举家朗诵大士宝号。饭顷始苏,云正在危急之际,空中现大士,呼:‘孽畜何得至此?’妖应曰:‘因饥觅食耳。’大士叱之随去。” 廛肆 商店、市肆。亦泛指街市。宋舒坦《题布袋和尚》:“休话人间我独尊,何妨廛肆且随群。”宋苏籀《北榭》:“治城廛肆吁吾有,近市尘嚣懒汝移。”《宋书·谢庄传》:“贵戚竞利,兴货廛肆者,悉皆禁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弊司》:“徘徊廛肆之间……进退不能自决。”《东周列国志》:“命上大夫杜伯专督其事。因繇词又有‘檿弧箕箙’之语,再命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行廛肆,不许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违者处死。” 邨肆 乡村店肆。清俞蛟《<梦厂杂着>自序》:“杂之为言也,卷帙无几,而伦类不一,如入邨肆,米盐酰酿之属,错列于中,以供日用之取给焉,而均非异物之足以炫人也。” 邸店 古代兼具货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处所。《梁书·徐勉传》:“所以显贵以来,将三十载,门人故旧,亟荐便宜,或使创辟田园,或劝兴立邸店。又欲舳舻运致,亦令货殖聚敛。”《唐律疏议·名例四·平赃者》:“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宋释智愚《偈颂》:“都城巷陌,市廛邸店。”宋董弅《闲燕常谈》:“何执中为首台,广殖赀产,邸店之多甲于京师。”宋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室庐还旧贯,邸店竞新修。”另,亦单指客店。《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错过邸店,特来借宿。” 邸肆 邸店。《隋书·食货志》:“是时钱益滥恶,乃命有司,括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新唐书·薛登传》:“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势,夺民邸肆,官不能直。”《宋史·礼志》十六:“徙坊市邸肆,对列御道,百货骈布,竞以彩幄镂版为饰。”《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三》:“西京留守杨光远疏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桑维翰迁除不公及营邸肆于两都,与民争利。” 店号 泛指商店。《狄公案》第十三回:“狄公见他问这话,心下笑道:‘我本是访案而来,哪知道京内的店号。曾记早年中进士时节,吏部带领引见,那时欲置办鞋帽,好像姚家胡同,有一缎号,代卖各色京货,叫什么威仪两字,我且取来搪塞搪塞。’”袁血卒《红五军团的诞生》:“从那黑底金字的招牌看来,样儿是个老店号。”商店的名称。如:店号叫张小泉。 店铺 商店。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清冯桂芬《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事》:“如遇店铺,则视坐落之菀枯、生意之大小以为等差。” 店肆 商店。《魏书·肃宗纪》:“牧守妄立碑颂,辄兴寺塔第宅,丰侈店肆商贩。”《隋书·裴矩传》:“(帝)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宋方回《店绐叹》:“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另,旅舍。元郑光祖《王粲登楼》:“一月前,有个王粲,在我店肆中居住。”《水浒传》第六一回:“(吴用、李逵)行了几日,赶到北京城外店肆里歇下。” 坊店 店铺。宋陆游《梅雨初晴迓客东郊》:“幼妇髻鬟簪早稻,近村坊店卖新醅。吾行在处皆诗本,锦段虽残试剪裁。” 坊肆 商店。《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四:“遍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十余部,尽付诸一炬,可谓严于卫道矣。”《清代名人轶事·闺阁类》卷三:“夫人蒋氏,时庵侍郎侄孙女,颇明大义,欣然出奁中金钏助之,遂遍搜坊肆,得三百四十七部,悉烬于孽海中。”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雷司空著述》:“予偶及司空各着,访之丰城司空后人及省城坊肆,皆乌有。” 贾肆 商店。明文震亨《长物志·水石》:“近见人家环列数盆,竟如贾肆。”清刘岩《杂诗》:“书多弗能读,贾肆浪奢侈。”清包世臣《完白山人传》:“山人游黄山至歙,鬻篆于贾肆。” 广肆 大商店、大店铺。明高道素《上元赋》:“通衢广肆,大邑都城。”另,远大而无所收束。《韩非子·说难》:“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陈奇猷集释:“太田方曰:‘《荀子》注:“广读为旷。”’《广雅·释诂》:‘旷,远也。’”又,旷达恣肆。宋张耒《遣忧赋》:“彼方窘我以局促兮,我则顾步而广肆。” 行铺 商店。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近者因见馆伴中书舍人陈轩等申乞,尽数差勒相国寺行铺,入馆铺设,以待人使买卖,不惟移市动众,奉小国之陪臣,有损国体,兼亦抑勒在京行铺,以资吏人,广行乞取,弊害不小,所以具申都省,乞不施行。”《水浒传》第一○三回:“那行铺人家,那个肯赊半文?”清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若谓他国买回之后,难保不转卖英夷,此即内地行铺互售,尚难家至日见,而况其在域外乎?” 浇店 一种经营应时食品的商店。唐韦巨源《食谱·附张手美家》:“阊阖门外通衢有食肆,人呼为张手美家,水产陆贩,随需而供。每节则毕卖一物,遍京辐凑,号曰浇店。” 街肆 街市店铺。《后汉书·董卓传》:“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一日,余步望海楼下,忽传兵乱缚军门去矣,时街肆仓惶,市门敛闭。”另,犹街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上都街肆恶少,率髠而肤札,备众物形状。” 铺户 店铺。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如扇子值二钱者只给一钱,他物类是,铺户甚苦之。”清毛祥麟《三略汇编》:“聚党成群,索诈铺户。”《笑林广记·古艳部》:“取金一官出朱票,取赤金二锭,铺户送讫,当堂领价。” 铺家 商店。宋刘克庄《哭五一弟先辈二首》:“精力书中去,科名病里来。空传场屋义,留与铺家开。”现代李劼人《天魔舞》第十章:“两面应该拆卸退让人行道的铺家,大概为了很多原因,有的照规定尺寸退进去了。” 铺子 店铺。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水中照见王者服冕》:“试往水北小清化内路某人铺子内问之,合有此药。”《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在下姓陈,祖贯徽州。今在扬州闸上开个粮食铺子。”《三侠五义》第四回:“包公下得楼来,只见铺子门口人山人海,俱是看法官的。”《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商号 商店。《百家姓·党》:“党姓家族原以务农为生,而贾姓却有经商的传统,乾隆年间,贾姓创立了‘合兴发’商号,经营日用杂货、木材、瓷器、茶叶、药材等,在河南与湖北交界地带发了大财,成为巨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父亲从杭州商号里寄信回来,说是身上有病,叫我到杭州去。” 商铺 商店。茅盾《微波》:“把内地几家商铺里他搭的股子陆续都拆了出来,一共也有三四千罢。” 市廛 市中店铺。《孟子·公孙丑上》:“市,廛而不征。”赵岐注:“廛,市宅也。”晋左思《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宋汪元量《醉歌》:“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通行满市廛。”另,指店铺集中的市区。南朝谢灵运《山居赋》:“山居良有异乎市廛。”宋吕渭老《水调歌头》:“高才妙手,不当留意市廛间。”元长筌子《小重山》:“自古高人远市廛,超然离俗表,隐林泉。” 市店 市中旅舍或店铺。《隋书·李德林传》:“德林乃奏取逆人高阿那肱卫国县市店八十塸为王谦宅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陆游《秋郊有怀》:“檐头买双兔,市店取斗酒。”元王冕《舟中杂纪》:“觅火邻船并,沽醪市店遥。” 市列 市场中的商店、店铺。《汉书·食货志下》:“县官当衣租食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颜师古注:“市列,谓列肆。”汉王符《潜夫论·劝将》:“苟有市列,商贾可来也。”宋朱熹《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 市铺 商店。明李东阳《应诏陈言奏》:“若京师市铺,光禄寺科派太繁,供应之物急于田赋,买办之使亟于催征,官价不克,动逾时月。” 市肆 商店,市场。汉贾谊《谏铸钱疏》:“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后汉书·王充传》:“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时与役夫小民入市肆饮食。”宋方回《秋风歌》:“人肉馒头市肆卖,艮山门潮尧水洪。”另,泛指市镇。宋叶适《宜人郑氏墓志铭》:“水暴至,闼启膝没……监故千余家,市肆皆尽,茅苇有无起灭波浪中。”《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西门庆)倚势害人,贪残无比,积弊如山,小民蹙额,市肆为之骚然。”清蒲松龄《山市》:“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肆宅 指店铺。《尉缭子·武议》:“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云安、东川、安德三处,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皆李俊之功。” tianjia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多个词牌子,多首词。新浪博客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