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m.39.net/pf/bdfyy/

衡阳是湖湘文化源头、书院文化翘楚、宗教文化圣地和抗战名城。衡阳有宗教圣地衡山,有蔡侯祠、石鼓书院、湘西草堂、天子坟、杜甫墓、锡岩仙洞、退省庵、欧阳故宅等名胜古迹,有罗荣桓元帅故居、夏明翰故居、毛泽建墓、欧阳海墓等革命纪念地,有蔡伦、王船山、夏明翰、罗荣桓、曾熙等历史名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人才辈出衡阳的历史文化上产生过很多重要影响的人物,或是耳熟能详的标志性人物,古有杰出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王船山)。王船山一生著述多万字,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其提出的“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至今对我国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在衡阳演武坪外西湖写下《爱莲说》,“李芾——血性湖南人的标志性人物”,“蒋琬——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等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衡阳涌现出了无数志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如中国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一代女魂”唐群英,为振兴女学竭尽心力;为新中国戎马一生的罗荣桓元帅;井冈山朱毛红军三骁将之一的伍中豪;“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烈士;朱总司令夫人伍若兰;伴衡山青松长眠的毛泽东堂妹毛泽建等。衡阳的文化名人甚多,湖南本土作家甘建华的《蓝墨水的上游》“湖湘文化名人衡阳十字歌诀”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一纸圣(蔡伦)、二状元(何克明、彭浚)、三学宗(胡安国、胡宏、王夫之)、四耆宿(符定一、康和声、马宗霍、资中筠)、五书家(欧阳询、释梦英、符翕、彭述、曾熙)、六僧道(魏华存、慧思、司马承祯、怀让、李泌、敬安)、七贤人(韩愈、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幹)、八画师(释仲仁、文徵明、彭麟玉、萧俊贤、冯臼、符铸、陈少梅、钟增亚)、九文士(谢彬、陈衡哲、洛夫、琼瑶、唐浩明、龙应台、残雪、刘和平、海岩)、十世家(衡阳刘家、耒阳罗家、衡山赵家、衡阳王家、衡山聂家、衡山彭家、衡山陈家、衡阳夏家、衡阳陈家、衡南侣家)。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祥之地。湖湘文化的长河源于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他自幼习于衡阳莲湖书院。湖湘学派的开创者是胡安国、胡宏父子,1129年,胡氏父子正式在衡山山麓开始著书立说、开门授徒,之后的数年中,朱熹、张栻、王阳明等人均在衡阳或游历或讲学。明末清初,衡阳本籍人士王船山是近代湖湘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将湖湘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王船山“在人性论、知行观及治学思想上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是“湖湘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今,石鼓书院、湘西草堂、船山书院等地处处可以探寻到这些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踪迹。二、佛道文化并存南岳佛道并存,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于南朝梁天监年间传入南岳。佛教在南岳奠基是慧思大师,他于陈光大二年(568)率众徒40余名从河南来南岳。弘法十年,创新理论,成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三祖。宗派的创立,标志佛教开始中国化。慧思大师在南岳开创般若寺(今福严寺)、小般若寺(今藏经殿)、大善寺等,留下一系列传说。慧思大师被喻为南岳开山祖师。南岳为禅宗五大宗派孕育之地,产生了怀让、马道一、希迁等一批祖师。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谈中国的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南岳是出祖师的地方。”南岳佛教一千多年来长盛不衰,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均被国务院公布为汉传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三、学院文化浓厚曾国藩有言:“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根据历史记载,唐代时衡阳有5家书院,当时全国仅有17家书院;宋代时衡阳书院又居全国之最,此时衡阳有石鼓、南轩、文定等著名书院;明代仅南岳一地就新建书院9所;清代时在全国有影响的除石鼓书院外,还有船山书院,船山书院是清代最著名的书院之一。衡阳书院兴盛,尤以石鼓书院声名最盛。石鼓书院位于“雁城八景”之一的石鼓山,旧为寻真观,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衡阳士人李宽结庐读书其上。宋至道三年(997),李宽族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景佑二年(1035),宋仁宗根据衡阳郡守刘沆的奏请,赐“石鼓书院”匾额并学田。石鼓书院因为规制完备、御赐匾额、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等因素,与白鹿洞、岳麓、睢阳书院并列为四大书院。四、中国的抗战名城衡阳地处战略要冲、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刘备、孙权曾争雄衡阳。清初,吴三桂见后周与衡阳。咸丰年间,曾国藩曾在衡阳才俊彭玉麟的支持下在演武坪和石鼓咀演练出了闻名天下的湘军劲旅,实现了他与太平军作战进行水陆联合的战略意图。因此,衡阳为近代湘军的重要发祥地。年,中国守军第10军多名壮士,在衡阳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面对10多万日军的轮番攻击,孤军血战坚守城区47天,歼敌余名,粉碎了日军三天攻占衡阳的迷梦,迟滞了日军南进的作战计划,有助于西南战局的转捩。但衡阳古城被夷为一片废墟,全城5万多幢房屋中仅存5幢,1余名爱国官兵和名衡阳忠勇民伕为国捐躯,衡阳为此赢得了“抗战名城”的称号。其毙敌之多,坚守之久,战况之烈,被世界军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如今在岳屏山建有“衡阳抗战纪念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鲜有以少抗多并歼敌数倍于己的战役。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整个抗战史上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为此,毛泽东于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年,衡阳被批准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来努力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地处湖南省中南部,湘南的北部,位于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因此而得名。从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中,可以知道北雁南飞,至衡阳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亦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因此衡阳雅称“雁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