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军连讲hpv https://m.39.net/disease/a_9380519.html

  三湘都市报10月31日讯(文/视频全媒体记者何佳洁通讯员郭宇祥周彭斌旷雨澄黄施锦)眼下正是晚稻丰收时节,在衡山县长江镇石桥铺社区,蒋水洋正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收割。收割机在金灿灿的稻田里穿梭,一片片水稻割倒化为粒粒稻谷进入拖拉机车斗,一副忙碌的丰收场景。

  蒋水洋是长江镇石桥铺人,年,他发现村里慢慢进入“老龄化”,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务工,导致村里的土地渐渐抛荒。原本从事水稻销售和大米加工的他选择回到家乡,成立了衡山敬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事蔬菜、水稻种植。

  刚开始,村里的农田都是不规整的,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水泥路、防渗渠、涵洞等修到了田间村头,排水沟全线疏通,真正形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渠配套的现代化农田,联合收割机等各种农业机械都可顺利开进田间进行作业。

  蒋水洋告诉记者:“自从我进入这个行业后,国家的扶持政策也比较好,我们就买了一些大型机械,大型犁田机一天能犁40—60亩,收割机一般能收40—50亩地,比起传统的人工种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不仅如此,农田的防旱防涝能力得到提高,“过去我们是人工淋水,建好坝之后采用肥水一体化,灌水根部全部都用喷灌,成活率大大提高。”尽管今年遭遇旱情,但石桥铺社区的多亩农田灌溉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后,蒋水洋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我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亩左右,扩大5至10个绿色食品认证品种,提高我们蔬菜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希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让老百姓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一点贡献。”

  据统计,年至今,衡山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4.万亩,财政总投入.99万元,累计覆盖了12个乡镇个行政村(社区),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审:黄娟二审:黄京三审:周文博)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