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衡山县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角。单位供图年中国衡山环湖自行车绕圈赛颁奖现场。单位供图近年来,衡山县围绕做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衡山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前三季度全县GDP增长6.3%,排衡阳市七县(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分别排衡阳市七县(市)第二、第三。小县城如何展现大作为呢?衡山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好路子”。党建铸魂,深耕高质量发展的“营养土”。衡山县坚持通过开展省委部署的“走找想促”等系列活动,党政领导班子既到先进地州学习引进先进经验,也主动下沉基层,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立足县情现状,分析优势前景,集才集智,探索出一条“不比规模比效益、不比总量比增速”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在8月份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县委书记戴新贤围绕“以‘小而精’彰显高质量、以小县城展现大作为”主题作了典型发言。一是坚决筑牢耕地保护防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非粮化”问题整改,如个别村耕地“非粮化”问题的整改,得到国、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坚决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全县双季稻覆盖率达90%以上,早晚稻种植任务均超额完成,获省市领导高度评价。粮食生产工作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三是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深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实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关问题的整改。在全市率先启动通道绿化工作、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县现有省级美丽乡村9个,市级美丽乡村22个,县级美丽乡村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0%。效益争先,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衡山县在衡阳市各县(市)中面积和人口最少,但“小块头”也可“大作为”。一是坚持后发赶超创造“衡山速度”。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相对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高新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县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1个。佳诚新材、恒岳重钢、衡山齿轮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二是坚持新官理旧账,形成“衡山经验”。始终站在对历史、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旧账”清理。推动衡山黄鸡产业园、湘梦国际、新二中等一批沉寂多年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八里片区征地拆迁长达8年未安置的问题有序推进,预计年6月前将实现安置户分房入住;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改革,企业开办等15个主题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自改革以来共办理业务54万余件,即办件占比83%,业务办理承诺压缩率达8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推动全县营商环境省评前进30位,实现升位进类。三是坚持战略致胜,打造“衡山名片”。以“五好园区建设”为契机,在全市率先探索市场化建园、市场化招商新模式,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智能制造“园中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推动县高新区税收翻番。目前,投资6.91亿元的项目一期,即将建成开园,预计亩均税收可达20万元以上。融合发展,画好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集中力量、以点带面,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是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是推动城旅互联。抢抓衡阳承办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机遇,全方位融入“大南岳旅游圈”建设,充分发挥每年万元文旅产业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开云新区、紫盖峰、萱洲古镇、虎山福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衡山紫盖峰、雷钵峰通景公路提质改造,筑巢引凤引进总投资3亿元的省内顶级民宿五号山谷项目签约落户紫盖峰。二是加强农旅互促。现有的主导产业:衡山黄鸡、小水果、中药材、油茶、优质稻、茶叶等要做大做强。尤其是衡山黄鸡,已形成以开云、长江、福田铺、萱洲、店门等乡镇为主的优势养殖区域,由过去的分散养殖走向集约化工厂养殖,走出了一条“企业联大户,大户带小户、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路子;小水果种植面积已逾9万亩,永和乡、萱洲镇的小水果采摘打造了“果旅融合”区域新典范;通过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让农业经济“火起来”。三是推进文旅互融。以举办赛事、节庆为契机,挖掘文化底蕴,促进文旅融合。9月份,首届“九观湖”环湖自行车赛在衡山县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位选手骑行竞技,人气满满;紧接着的岳北农工会成立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让革命老区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声名远扬。(曹孝练、刘新莲)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