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智业集团 中国县域发展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一、整体概况(一)全省概况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面积为20.6万平方千米。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万人?全省拥有10个地级市,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30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72个县)。全省行政地域分布主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3个区域,其中关中区域包含5个地级市(宝鸡市、铜川市、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陕北区域包含2个地级市(榆林市、延安市),陕南区域包含3个地级市(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6.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7.5∶49.7∶42.8。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亿元,全省财政支出.9亿元。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7亿元。(二)县域概况全省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纳入县域体系的有87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0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72个县),行政区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户籍人口.0万人。县域生产总值为.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4.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6:55.4:33.0。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为.5亿元,公共财政支出.4亿元,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亿元。图1年陕西省县域经济数据报告范围示意 图2年陕西省全省及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二、经济分析(一)生产总值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年,县域生产总值为.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54.2%,其中,关中区域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6%;陕北区域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7.3%;陕南区域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1.3%(见图3)。图3年陕西省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 (2)各区域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年,各区域县域生产总值比重结构为:关中区域占县域总值的47.3%;陕北区域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1.9%;陕南区域占县域生产总值的20.8%(见图4)。图4年陕西省各区域县域生产总值比重 (3)各地市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年,各地市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占7.4%、铜川市占0.7%、宝鸡市占5.4%、咸阳市占6.6%、渭南市占5.5%;陕北区域,延安市占5.0%、榆林市占12.2%;陕南区域,汉中市占4.7%、安康市占3.2%、商洛市占3.3%(见图5)。图5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 (4)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年,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占13.7%、铜川市占1.2%、宝鸡市占10.0%、咸阳市占12.2%、渭南市占10.2%;陕北区域,延安市占9.3%、榆林市占22.6%;陕南区域,汉中市占8.7%、安康市占6.0%、商洛市占6.2%(见图6)。图6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比重 2.排名分析(1)全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年,全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排名依次为:榆林市、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宝鸡市、延安市、汉中市、商洛市、安康市、铜川市。其中,榆林市生产总值是铜川市的18.3倍(见图7)。图7陕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 图-陕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排名(亿元) (2)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神木市、长安区、府谷县、高陵区、韩城市、定边县、靖边县、城固县、兴平市、洛川县。其中,前10位次有4位分布在陕北区域榆林市(见图9)。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宜川县、宁陕县、宜君县、太白县、甘泉县、吴堡县、镇坪县、黄龙县、留坝县、佛坪县。其中,后10位次有3位分布在陕北区域的延安市。排名第一位的生产总值是末位的.1倍,后10位生产总值总和仅占排名第一位神木市的19.0%(见图9、图10)。图9年陕西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10年陕西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情况 (3)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图-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元) 年,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神木市、府谷县、凤县、麟游县、黄陵县、洛川县、高陵区、吴起县、志丹县、韩城市。其中,前10位次有6位分布在陕北区域,其中榆林市2位,延安市4位(见图12、图13)。年,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蓝田县、华州区、澄城县、泾阳县、合阳县、周至县、子洲县、富平县、大荔县、佳县。其中,后10位次中有5位分布在关中区域渭南市。排名第一位的人均生产总值是末位的14.0倍(见图12、图13)。图12年陕西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13年陕西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情况(二)产业结构1.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7.5∶49.7∶42.8(见图14)。图14年陕西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2.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县域生产总值为.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6:55.4:33.0(见图15)。图15年陕西省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三)财政收入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比重年,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为.5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5.9%。其中,各地市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占3.6%、铜川市占0.4%、宝鸡市占1.8%、咸阳市占1.9%、渭南市占3.0%;陕北区域,榆林市占8.7%、延安市占4.0%;陕南区域,汉中市占1.1%、安康市占0.5%、商洛市占0.9%(见图16)。图16年陕西省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比重 (2)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占14.1%、铜川市占1.5%、宝鸡市占6.9%、咸阳市占7.2%、渭南市占11.5%;陕北区域,榆林市占33.5%、延安市占15.6%;陕南区域,汉中市占4.2%、安康市占2.0%、商洛市占3.3%(见图17)。图17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 2.排名分析(1)全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依次为:榆林市、延安市、西安市、渭南市、咸阳市、宝鸡市、汉中市、商洛市、安康市、铜川市。其中,榆林市公共财政收入为铜川市的22.6倍(见图18)。图18年陕西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亿元) 图-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亿元) 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神木市、韩城市、府谷县、蓝田县、长安区、定边县、横山区、吴起县、黄陵县、靖边县。其中,前10位次有7位分布在陕北区域(见图20、图21)。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永寿县、岚皋县、平利县、黄龙县、白河县、淳化县、宁陕县、镇坪县、留坝县、佛坪县。其中,后10位次有7位分布在陕南区域。排名第一位的公共财政收入是末位的倍(见图20、图21)。图20年陕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21年陕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情况(2)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图-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元)年,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为.4元,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神木市、黄陵县、吴起县、府谷县、麟游县、志丹县、韩城市、定边县、衡山区、靖边县。其中,前10位次的8位分布在陕北区域(见图23、图24)。年,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佳县、周至县、白河县、淳化县、平利县、绥德县、宁强县、乾县、紫阳县、大荔县。其中,后10位次有4位分布在陕南区域(见图23、图24)。图23年陕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24年陕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情况(3)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年,全省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9.2%,县域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4.4%,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依次为:延安市、榆林市、铜川市、渭南市、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商洛市、汉中市、安康市(见图25)。图25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 图-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 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蓝田县、吴起县、黄陵县、志丹县、横山区、韩城市、甘泉县、麟游县、米脂县、安塞区。其中,前10位次有5位分布在陕北区域延安市(见图27、图28)。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大荔县、石泉县、城固县、永寿县、乾县、紫阳县、白河县、淳化县、平利县、洛川县?其中,后10位次有4位分别分布在陕南区域的安康市(见图27、图28)?图27年陕西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贡献率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28年陕西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贡献率排名情况(四)财政支出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年,县域公共财政支出为.4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6%。其中,各地市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占3.5%、铜川市占0.5%、宝鸡市占3.4%、咸阳市占4.6%、渭南市占6.4%;陕北区域,榆林市占7.6%、延安市占4.0%;陕南区域,汉中市占4.9%、安康市占3.9%、商洛市占3.9%(见图29)。图29年陕西省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2)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占8.1%、铜川市占1.2%、宝鸡市占8.0%、咸阳市占10.7%、渭南市占14.9%;陕北区域,榆林市占17.9%、延安市占9.4%;陕南区域,汉中市占11.4%、安康市占9.1%、商洛市占9.1%(见图30)。图30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2.排名分析(1)全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由低到高的排名依次为:榆林市、渭南市、汉中市、咸阳市、延安市、商洛市、安康市、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见图31)。图31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 图-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亿元) 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神木市、长安区、韩城市、富平县、蒲城县、府谷县、周至县、鄠邑区、绥德县、定边县(见图33、图34)。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黄龙县、太白县、镇坪县、留坝县、佛坪县、甘泉县、横山区、蓝田县、乾县、洛川县。其中,10位次有3位分布在陕北区域的延安市(见图33、图34)。图33年陕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34年陕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情况 (2)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年,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0元,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佛坪县、黄龙县、太白县、神木市、留坝县、黄陵县、吴堡县、府谷县、镇坪县、宁陕县。(见图35、图36)。年,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扶风县、兴平市、长安区、凤翔县、耀州区、陈仓区、横山区、洛川县、蓝田县、乾县?其中,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后10位次有8位分布在关中区域(见图35、图36)。图35年陕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36年陕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情况 (五)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年,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亿元,占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19.4%。其中,各地市县域占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2.8%、铜川市0.2%、宝鸡市1.6%、咸阳市1.8%、渭南市2.8%;陕北区域,延安市1.6%、榆林市4.1%;陕南区域,汉中市1.6%、安康市1.3%、商洛市1.7%(见图37)。图37年陕西省县域占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2)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年,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关中区域,西安市14.3%、铜川市1.2%、宝鸡市8.0%、咸阳市9.4%、渭南市14.4%;陕北区域,延安市8.5%、榆林市20.9%;陕南区域,汉中市8.3%、安康市6.5%、商洛市8.6%(见图38)。图38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2、排名分析(1)全区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年,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依次为:榆林市、渭南市、西安市、咸阳市、商洛市、延安市、汉中市、宝鸡市、安康市、铜川市。其中,榆林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铜川市的17.68倍(见图39)。图39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图-年陕西省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亿元) 年,全区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前10位依次为:神木市、长安区、府谷县、韩城市、商州区、蒲城县、高陵区、延川县、定边县、鄠邑区。其中,神木市位居第一,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末位佛坪县的74倍。排名前10位的县、市中有3个位于榆林市(见图41、图42)。年,全区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后10位依次为:佳县、吴堡县、甘泉县、宜君县、太白县、镇坪县、宁陕县、留坝县、黄龙县、佛坪县(见图41、图42)。图41年陕西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42年陕西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情况 三、数据小结1、全省县域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2%,其中:从区域来看,关中区域生产总值占比最大,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6%,占县域生产总值的47.3%;从地市来看,榆林市生产总值占比最大,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2%,占县域生产总值的22.6%,高出排名第二西安市1.6倍,为铜川市的18.3倍?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7.5:49.7:42.8,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6:55.4:33.0?2、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神木市位居第一,陕北区域榆林市囊括全省前10位次的4位;佛坪县排名末位,后10位次有3位分布在陕北区域的延安市。排名第一位的生产总值是末位的.1倍,后10位生产总值总和仅占排名第一位神木市的19.0%。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约为6.3万元,县域人均生产总值约为4.6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3.0%。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神木县位居第一,陕北区域囊括全省前10位次的6位,其中,榆林市占2位,延安市占3位;佳县排名末位,后10位次有5位分布在关中区域的渭南市。排名第一位的人均生产总值是末位的14.0倍。4、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5.9%,其中榆林市占比最大,占全省8.7%,占县域33.5%?全省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为4.6元,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为.4元,县域为全省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水平的35.1%。5、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神木市位居第一,佛坪县排名末位,第一位的公共财政收入是末位的倍。人均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神木市位居第一,大荔县排名末位,第一位的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是末位的64.7倍。6、全省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为9.2%,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4.4%,县域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7.8%。全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延安市位居第一,贡献率为7.4%,安康市排名末位,贡献率为1.5%。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蓝田县位居第一位,贡献率为19.3%,洛川县排名末位,贡献率为0.5%,第一位的贡献率是末位的38.6倍。7、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6%,其中,榆林市财政支出占比最高为7.6%,铜川市占比最小为0.5%。全省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9元,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0元,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为全区的57.8%。8、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神木市位居第一,洛川县排名末位,排名第一位的神木市的公共财政支出是末位洛川县的81.3倍;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佛坪县位居第一,乾县排名末位,排名第一位佛坪县的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是末位乾县的49.2倍。9、全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亿元,其中,榆林市占比最大,占全区的4.1%,占县域的20.9%。全区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神木市位居第一,佛坪县排名末位,排名第一位榆林市的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末位佛坪县的74倍,排名前10位的县、市中有3个位于榆林市。—END—以上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由中研智业数字规划社区规划数据库整理入库,报告由北京中研智库、中研智业数字规划院撰写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回顾报告发布从31省《政府工作报告》看各省年怎么干 数据报告中国县域经济数据报告(青海篇) 年山西省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报告 专题报告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报告 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年第4期,总第11期) 新发展格局专题报告(年第1期,总第12期) 中研智业集团经济产业研究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设计园区规划设计 城市更新设计资源环境规划 数字规划服务规划教育培训 :--/ :zyzysx cri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