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红网时刻衡阳7月27日讯(通讯员唐有权谢芳袁吉良记者宋美君)“基本农田种植水稻,冷浸田种植湘莲,无水高岸田种植艾草……”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根据不同农田的特点,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因“田”制宜机械化种植,谱写了丘陵地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7月25日,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的湘莲竞相绽放,美不胜收。7月25日,记者走进新桥镇茶园台村村支部,一台14米高的稻谷烘干机正在使用中,经过24至26小时连续作业,3万5千多公斤稻谷就被均匀烘干,达到国家收割标准,有效解决了因晾晒场地受限、多雨高温天气导致稻谷霉变等问题,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劳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7月25日,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大型烘干机正在作业。7月25日,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农户正在翻田。新桥镇茶园台村距离衡山县城57公里,属于衡山县偏远山村,部分农田被搁置抛荒,村内经济也一直不景气。年底,茶园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在党支部的苦心运营下,从流转余亩土地的初做尝试,到年又流转了余亩土地,从只能购买一台打田机到后续村书记以个人名义贷款25万元购置了水稻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一整套农业机械,茶园台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年一跃突破了55万元。今年茶园台村又种植了亩水稻、亩艾草、亩湘莲,水稻和艾草都是一条龙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攀升,今年预计能够达到75万元。未来我们将创办‘台茶香米’这个品牌,让它走入市场,走进大众,让我们的集体经济继续做大做强。”茶园台村村支部书记周运华告诉记者。衡山县茶园台村村集体经济的愈发壮大,离不开村两委的辛勤付出,更是与他们强有力的组织引领,科学的规划息息相关。“党支部+合作社”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激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因“田”制宜机械化种植的模式又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加速度”,让大伙又尝到了甜头。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