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国有五岳。

东岳为泰,西岳为华,北岳为恒,中岳为嵩,南岳为衡。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南岳衡山。

我家六人,就我和儿子没去过衡山。

当时我在深圳,儿子则还要几年后才出生。父母老婆带着两三岁的女儿,跟妹妹妹夫一起,去爬南岳。

大概,在很多湖南人心中,去一趟南岳庙,拜神祈福,乃是人生必然。

不过,很多人大概不晓得,南岳有七十二峰。

最高者祝融峰,海拔.2米;

韶山的韶峰,.9米,乃是第七十一峰;

最后一峰则名岳麓,在长沙河西,比韶峰还矮一点点。

看着这些数字,有朋友可能会想了,祝融峰,就是第一峰吧?

要说第一高峰,没错,是的,但它并非第一峰。

第一峰位于衡阳市区,名为回雁峰。

(回雁峰图源:衡阳网)

回雁峰?回雁峰?

怎么这么耳熟啊?

很多喜欢呷一口的朋友可能想起来了,哦,二十多年前,有回雁峰大曲,很流行……

没错,就是这酒,我这83年生人,在听过南岳、七十二峰、衡山等等名字之前,最先知道的,就是回雁峰大曲了。

如果谁家还藏着这种酒瓶子,可就能发一笔小财了。

我才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有人卖酒标,也就是贴在瓶子上的标签纸,三张一百块呢。

那么,回雁峰为何是南岳第一峰呢?

这是有历史根源的。

南岳七十二峰,分布于方圆八百里内,地及衡阳、湘潭、长沙三地区。

其实这么大的区域,山峰何止七十二?但古人经过观察,认为,其中七十二座,以顶连线,正似大雁之形。

打个形象的比方,就如我们初中学地理时,会讲到开上的猎户座,它也是很多颗处在不同方位的星星相连,看起来就像个腰间斜插匕首的猎人。

观察过大雁或者白鹭鸶等比较大的鸟类飞行的朋友,应该知道,它们掠过天空,双脚后收,与尾平齐,比尾巴显得还长一些。

七十二峰,最北的岳麓为足,祝融为心,两侧有翼,而最南的回雁峰,就是大雁的小脑袋了。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便是回雁96.8米以极矮之山,成了第一峰的主因。

有朋友又要想了,为何此山要叫回雁呢?

故老相传,越冬的大雁,至此就不再南飞,而栖息于这一带,等着冬去春来。

朋友们晓得,中国人其实是比较多愁善感的,喜欢悲秋伤春,尽管未必都如林妹妹那般柔弱,但骚情一起,就诗意无限。

虽然年晋室南渡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往南,但人心仍然思北,并不愿离开中原地区。

海南自然是皇帝最恨的人才会被发配去,广东潮州一带,也是去了就难回。

韩愈一首诗里不是写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我明明是为了朝廷好啊,说了点直话,请皇上不要佞佛,结果……

败到潮州,他就想到了一个死字,觉得侄儿你来送我,应该是想帮我收尸的吧?

至于衡阳,虽然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石鼓书院培养了大量人才,很多都考中了进士,但,这里仍是文士大夫们心存恐惧之处。

毕竟,光听名字就伤感啊——大雁到了这里,都不南飞了,这是舒适生活的最边界了呀……

古人留下很多咏唱回雁峰的诗句:

宋朝释智愚的:

孤筇影落清相外,看尽归云敛复翔。

身世悠悠心自许,几回到此立斜阳。

明朝毛会建的: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

更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明朝孟洋的:

回雁峰高起夕岚,孤舟落日系江潭。

雁知瘴疠愁南渡,逐客明朝路更南。

(衡山图源:衡阳网)

衡阳最著名的人物、影响中华文化几百年的王夫之,重游回雁峰的时候写道:

碧树江烟小散愁,青鞋雪鬓又重游。

朱甍如梦迷双岸,绿草当春覆一邱。

纵酒华年凌石级,题诗夕雨认高楼。

渔舟战鼓皆今日,惭愧乾坤一影浮。

有人要说了,怎么尽是些负能量啊?他们就不会阳光点吗?

其实,人生不就如此吗?

心中不爽念叨念叨,吐完槽才能继续前进啊。

长按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