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www.yushiels.com/m/ 冷兵器时代,人们往往喜欢占山为王,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就曾有一百零八好汉聚集于水泊梁山,盖名山大川地势险峻,骏马不能上,人力却有时而尽,乃是安身保命之所,所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崇山峻岭景色宜人,也是世间美景之一,因此江湖人士往往都喜欢幽居深山之中,历朝历代皇帝亦喜欢到嵩山、泰山之地封禅,在鬼怪小说之中,名山多出妖孽,然而在金庸武侠世界里,则多出豪杰。 《笑傲江湖》一书中,金老先生就塑造了五个门派,这五个门派也都分布于中原五大名山之中,分别是东岳泰山派、西岳华山派、南岳衡山派、北岳恒山派、中岳嵩山派。 东岳泰山乃五岳之尊,身处其上不免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气概;南岳衡山地处轸星之翼,犹如犹如衡器,可称天地;北岳恒山乃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中岳嵩山文化底蕴深厚;唯有西岳华山地势险峻,乃“奇险天下第一山”,符合“高处不胜寒”之说,金老先生别具匠心,便以华山为根据地,在这里举办了三次华山论剑。 第一次乃是在南宋年间,武林中横空出世一部旷世经典——《九阴真经》,遂引发天下群雄争锋,全真教主不愿江湖无辜人士被波及,遂邀请四位绝顶高手于华山之巅比武论剑,这一斗便是七日七夜,武林之中因此出现“华山五绝”这一团体。 其后辗转过了二十多年,王重阳因旧疾去世,五绝高手只剩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北丐洪七公四人,又因一灯大师晚年一心向佛,不再参与武林争锋,到了第二次华山论剑,只有四位高手参与其中,这四人便是东邪、西毒、北丐以及郭靖。 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四人之中,洪七公、欧阳锋与华山之巅同归于尽,因此到了第三次华山论剑之时,昔年五绝高手只剩其二,除此之外又加入三位豪杰,他们正是西狂杨过、北侠郭靖以及中顽童周伯通。 老顽童周伯通也是一位历史真实人物,相传王重阳创教之时,周伯通曾以重金资助过他,因此被金庸写入《射雕》、《神雕》两部作品中。 此人心性率真,善良可爱,乃金庸武侠第一调皮捣蛋鬼,兼之一生酷爱习武,被黄药师关在桃花岛上十多年,得以一心钻研武艺,因此实力大进,那么被封为“中顽童”后,周伯通去了哪里呢? 华山第三次论剑亦是《神雕侠侣》结局之时,金庸并未交代周伯通的结局,但咱们可以从《倚天屠龙记》得到一点端倪。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作品用现代话来讲,乃是发生于同一宇宙中的故事(其实金庸十五部小说都是如此),《倚天》距《神雕》时代大约80年左右,昔年的少年张君宝也已经成长为武林第一大宗师,虽然金庸并未在《神雕》中提及周伯通的结局,但《倚天》中却有一位高手与他交情不错,此女就是郭襄。 据周芷若所讲,郭襄当年是见过周伯通的,而且还清楚知道他的结局:周芷若道:“……尊师曾经听过郭襄祖师谈过,周伯通仍旧是顽皮率真,最后他和瑛姑一泯前嫌,隐居在幽深静美的百花谷处,岁终而亡。” 这是金庸笔下武林高手最好的结局,萧峰气盖当世,却为奸人所害,惨死雁门关外;郭靖为国为民,怎奈时不我与,死于蒙古乱军之中;王重阳一代高人,难免落得个暴病而亡;阳顶天雄才伟略,却祸起萧墙,走火入魔而死。 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昔年张良成事之后,便悄然跟随赤松子归隐尘世之外,张三丰一代宗师,晚年亦云游四方,缥缈不见踪影,英雄迟暮乃是人间最大的悲剧,何不在临老之时,纵情山水之间呢? 老顽童周伯通一身贪玩,晚年隐居百花谷以养蜂度日,无疑是他最好的归宿。 参考《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