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91284.html

今日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之日。每年今天,四面八方的香客凌晨就赶往南岳朝圣进香,是南岳香期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

南岳朝圣,俗称进香,是一种民间祭祀和上香敬神的活动。朝圣自唐天宝元年(年)开始,流传至今已延绵四千余年。南岳朝圣被称之为“汉民族最具规模的民间集体朝圣祭祀活动”。

香期排队等候进入南岳城区的香客

TIPS:

“圣帝”即司天昭圣帝,南岳衡山之神,也即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当地百姓和香客称之为南岳圣帝菩萨。传说人类始祖之一的祝融氏最早发明火种,并生火熟食、举火驱兽、以火御寒,其常年游栖于南岳,死后葬在衡山之阳,后人为纪念这位先祖的丰功伟绩,故名南岳顶峰为祝融峰,并逐渐将其演变为南岳衡山之神。

早在西周,南岳衡山就已建祝融君祠,人们不远千里前来对山神顶礼膜拜。唐玄宗于天宝年间敕封南岳山神为司天王,又将神庙改称司天霍王庙,确立衡山神的地位。之后,历朝历代每年在这里举行"庙享",加之民间的祭祀,形成了定时的香火期。

南岳朝圣集中于每年7月至9月,这期间有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一是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二是农历八月初一圣帝菩萨诞辰。

在这期间,湖南省内各地,以及江西、湖北、广东、广西等地的香客纷至沓来,前往南岳大庙和祝融峰进香朝拜。

祝融峰,每日的香客游客络绎不绝

农历八月初一是香期的最高峰,这天来南岳进香朝拜圣帝的香客多达十几万人。

当然,另一个高峰期是大年初一抢头香。年春节第一天,38万人涌入南岳大庙,创造了全国初一抢头香的新纪录。

盛大的朝圣活动,各地香会齐聚南岳

普通民众每年来南岳朝神拜佛者甚多,所谓“心诚则灵”,信众们相信拜诸神佛,贵在心诚,希望以朝拜礼仪达到感通神灵。

朝圣活动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十大仪规”,香客们穿着青衣青裤、头扎红巾,胸挂绣有龙凤或八卦莲花的黄兜兜,或者穿绣有“南岳进香”、“回光返照”字样的红色肚兜袋,脚穿草鞋或布鞋,扎着绑腿,腰背竹筒(装檀香用),手持龙头拜凳。部分地区的香会甚至组织有龙队和丰盛的祭祀品。

装束整齐前来南岳朝圣的队伍

“千里歌舞来朝拜”是南岳朝圣的一大特色。从御街到南岳大庙再到祝融峰顶,一路边走边唱边跳边拜,所唱一是感谢大自然和父母祖辈的恩赐,二是祈求南岳圣帝安邦护国保太平,社会和谐家庭幸福。

南岳朝圣延续至今,盛况空前,现在每年前来南岳旅游和进香的人已达上千万。而朝圣的形式感跨越岁月千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纯粹与本真,表达着人们内心对神佛的敬畏与美好生活的期盼。

连夜登顶祝融峰的香客齐唱进香歌

南岳衡山作为五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告地举行封禅大典的重要地点。

“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先秦时期的重要史料。在《尚书·虞书·舜典》中记载到:“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这句话说明,四千多年前帝尧登位,第五年首次巡守四岳至,帝舜受禅后定例五载一巡守,五月南巡以祭泰山之礼祭祀南岳,然后接受诸侯觐见,开启了南岳封禅的先河。

泰山实景演出《封禅大典》——复原封禅场景

唐玄宗年间,宰相李泌奉皇帝之命,至南岳行“朝圣天子拜山”仪式于天子山祭祀地神,修禅祈福,沐浴焚香,次日于南岳大庙朝拜,登高祝融峰祭祀天神,掷“投龙简”于群山之间,仪式遂成,以此传承千年。

唐代帝王遣使祭祀

所以,更为完整的南岳朝圣“心愿”之旅,应该是三部曲:天子山沐浴焚香,点长明灯——南岳大庙朝拜——祝融峰祭祀天神。

南岳朝圣作为湖南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举措发扬壮大朝圣活动,更要宣扬南岳作为宗教圣地其祭祀文化的历史发展渊源,并恢复和振兴封禅文化。

天子山火文化园项目本着“活化历史,极致自然”的使命感,依托南岳衡山优质旅游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五岳封禅、天符庙会、火灯节日、五行圆满”等特色文化。

让心愿之旅更为完整,以坛城为核心,重塑“南岳朝拜三部曲”(天子山——南岳大庙——祝融峰),填补上南岳自古就有而今缺失的重要一环;让心愿“之旅”,名副其实,以飞行影院、祝融剧场、温泉、庙会广场为核心,打造集演艺庆典、游客集散、文艺体验、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特色购物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体验,填补南岳度假资源匮乏的现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